翻看数遍,熬夜数日,终于写完这篇《逆商》的三条核心思想

愿你每天晚上睡前,都比早晨优秀。

很多人知道情商、智商,前者是衡量我们与人相处的能力,后者是衡量我们聪明程度的,但人生除了与人交往、自身聪明还有不断的逆境,有句话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那么如何与这些不如意的事相处呢?仅仅靠情商和智商是不够的,还需要逆商,他是我们与失败、困难相处的能力。

逆商越低,你就越会认命。“好吧,事情就是这样的。我做什么都没有用,所以我们最好还是忍了吧。”逆商较高的人会考虑各种可能性。他们的潜意识反应是:“肯定有办法的,我会尽一切努力找它出来!”

一般一个站得住脚的理论,肯定是由大量的科学研究成果做支撑的。它得在学科里被证明是可行然后再应用到更大层面,这里,我们从逆商理论发源就能看出来。


翻看数遍,熬夜数日,终于写完这篇《逆商》的三条核心思想

第一部分,逆商对我们有什么用?

作者史托兹博士告诉我们,逆商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支柱,分别是认知心理学、健康新论脑科学。一方面他从这三个支柱中吸取了大量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不断调研,培训,与各行各业的成百上千的人互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最终形成了完整的逆商理论和模型。

那么逆商的三大支柱,到底对我们有什么用呢?

先来看看在认知心理学里有什么是支持逆商理论的。认知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概念,叫做习得性无助,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有的人在面临挑战时会选择放弃或中途退出,而有的人则会选择迎难而上。

关于习得性无助,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在30年前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进行了一项电击狗的实验。

他将参与实验的狗分成三组。

第一组狗用背带绑住,并受到轻微的电击,狗可以用鼻子按控制杆让电击停止。于是这一组狗很快就学会了如何让电击停止。

第二组的狗也被同样的背带绑住,也受到同样的电击,但是在实验中他们无法让电击停止,所以它们只能忍受痛苦。

第三组是对照组,被绑住但没有受到电击。

到了第二天,塞利格曼将三个组的狗都逐个放进一个箱子里,让它们遭受轻微电击,看它们是不是能够逃脱。实验结果显示,第一组的狗,也就是之前能够自主控制电击的狗,很快就逃掉了;第三组的狗,就是对照组的狗,之前是没有受到电击的,它们也很快学会了摆脱电击;但是第二组的狗,也就是在之前阶段没有办法控制电击的狗,它们的反应跟前两组都不一样,它们只是躺下来呜咽哭泣,没有尝试逃脱。

塞利格曼对此的解释是,第二组的狗在前面的阶段无法阻止被电击,因此产生了无助感,这种无助感在第二轮实险中摧毁了它们采取行动的干劲。他由此提出了著名的“习得性无助”的理论。习得性无助,就是一种做什么都没有用的想法,不断的在心里反复的内化,从而削弱主体对事物的掌控感。

翻看数遍,熬夜数日,终于写完这篇《逆商》的三条核心思想


习得性无助更可怕的地方在于,它不仅影响自己,同时还会影响其他人。塞利格曼等人的研究指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是很容易受到父母和其他人影响的。比如,父亲为女儿包办各项事情,不让女儿应对自己的难题,无意间就将无助感给了孩子。比如老师把成绩好坏归因于智商或性格等稳定特质的话,也会让学生觉得非常无助。但如果把问题归结于暂时性因素,比如不够努力、积极性不高,自我的无助感就不会那么强烈。

这组不同的归因,被塞利格曼分为悲观和乐观两种归因风格。他指出,当逆境来临时,如果归因于个人的原因,或是永久的原因,这就是悲观的归因风格。而如果给出的原因是暂时的,或者是外在的原因,则是乐观的归因风格。从不同的归因风格就可以看出人们应对逆境的潜台词。

关于这个部分,还有一个大型实验可以进一步说明。塞利格曼等人进行了一项历时5年的研究,涉及到数千名保险代理人。他发现,较为乐观的代理人卖出来的保单更多,乐观的销售人员的销售额比悲观者高出88%,而悲观者选择放弃的概率是乐观者的三倍。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这两年流行的一句话“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为什么乐观者往往成功呢?在了解了“习得性无助”之后,我们会知道,这是因为乐观的人,更倾向于把困难归因为外在原因,因而更容易建立自己的掌控感。一旦掌控感增强了,就不会受到习得性无助的影响。而逆商理论中的很多工具,正是教我们如何克服无助感,重新建立控制感。接下来你还会听到更具体的方法和工具。

逆商理论的第二个支柱是健康新论。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一个人应对逆境的方式与他的身心健康之间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耶鲁大学医学院儿科护理学院院长马德隆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她给老鼠注射了一定量的癌细胞,然后将老鼠分为三组,跟上面提到的狗的实验类似。她让第一组学会掌控,也就是学会按下控制杆来关掉电击。第二组则学会无助,就是老鼠没有办法如何关掉电击。而第三组是对照组。

马德隆发现第二组,也就是习得性无助那一组的老鼠,患癌率是第一组掌控组的2.5倍还多,是第三组对照组的2倍左右。这个实验表明,习得性无助或者是掌控感缺失的癌细胞携带者,更容易引发癌细胞的扩散,甚至会引起癌症。

不单单是以上这个实验,这些年慢慢发展起来的“心身医学”,就是专门研究人类的心态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作为医学领域的前沿方向之一,心身医学的研究正在蓬勃发展中,目前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表明,人的心态与身体健康之间,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回路。糟糕的心态会损坏身体健康,而好的心态会促进身体健康。所以,管理好自己的心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但关系到我们所可能取得的成就,还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逆商理论的第三个支柱是脑科学。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个理论,“养成一种习惯需要21天的时间”。但本书作者史托兹对此并不认同。史托兹曾经为此专门咨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中心神经生理学科的负责人马克·努维尔博士。史托兹问他“养成一个习惯需要多长时间?”,努维尔反问他,你学了多久才知道不要去碰热炉子呢?答案是不到100毫秒就能学会。

由此史托兹提出一个观点,逆商也是可以在瞬间改变的。当我们碰到了热炉子的时候,大脑会发出响亮的警报。而我们遇到逆境的时候,逆境也是一个响亮的警报,大脑会下意识的出现面对逆境时的反应。这种下意识的反应也是可以在瞬间改变的。

翻看数遍,熬夜数日,终于写完这篇《逆商》的三条核心思想


当刺激足够强烈的时候,哪怕100毫秒也可以养成一个习惯。这一点告诉我们,我们以往养成的面对逆境的反应,是完全可以改变的。当我们学习到应对逆境的新方法,一开始可能需要反复实践,这个过程中,大脑会开辟出更加密集和高效的神经元通路,当这种通路越来越稳固,新的习惯就会慢慢形成。这样,当逆境的警报把大脑唤醒时,新的应对方式就会自动出现。

以上就是今天第一个部分,这个部分我们介绍了逆商理论的三个支柱,一个是认知心理学,一个是健康新论,一个是脑科学。认知心理学提出的“习得性无助”,是逆商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健康新论中的身心医学,让我们看清楚身体与心态之间的反馈回路。而脑科学关于神经元通路的研究,正是逆商模型得以落地和实践的基础。


第二部分,如何评估自己的逆商值?

本书的作者史托兹博士,通过30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建立了一个四维度的逆商评测模型,简称为CORE。这四个维度分别是掌控力,担当力,影响度,和持续力。记住这四个维度,接下来我会带着你一个一个讲。

逆商评测的第一个维度是掌控力,它的关键字是“觉得”。

你可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对于不利的事件的掌控有多少?”,很显然,这是一个主观的感觉。但是,正是这个主观感受,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自主能力。听起来有点玄乎啊,就是你越觉得自己能掌控,你就越能掌控。

此外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只要我们采取行动,行动本身就会增加我们对事情的掌控力。所以行动和掌控感是互动的,是可以相互增强的。比如在对抑郁症的心理治疗中,心理咨询师往往会推动来访者在行动层面去做一些容易的,小的改变,例如第二天按时起床。当患者做出行动的那一刻,他的掌控感就会得到增强。

比如说,很多人都曾想过要每天跑步半小时,然而事实是,能够长久坚持下来的人少之又少。有研究表明,如果你先要求自己做到每天花两分钟时间换上跑鞋,这个简单的行动,就能增加你的掌控感,帮助你更好地坚持跑步。

第二个维度是担当力。担当力是指一个人对事情的结果承担责任的能力。我们担当力的分数越高,说明我们愿意为结果承担的责任就越多。当我们更愿意承担责任时,我们就能更好地应对逆境。

关于担当力这个部分,著名管理学家吉姆·柯林斯曾经在《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中,写过一个有趣的比喻。他说好的经理人,都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在事情很顺利的时候“看窗外”,在事情不顺利的时候“照镜子”。

意思就是说,当事情很成功,他们会把成功的因素归结于外界,比如运气好。当事情遇到困难,他们会去照镜子,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这其实就是担当力的一种体现。

第三个维度是影响度。面对逆境你可以问自己:“这个逆境会对我生活的其他方面产生影响吗?”逆商低的人,遭遇一次不顺利的事件,负面影响就可能蔓延到生活的其他方面。比如,一场糟糕的会议把一天给毁了。或者,一个交易员早上出门前跟老婆吵架,结果当天的交易亏了很多钱。

所以当逆境来临时,限制它的影响范围是极其重要的。就好比一个地方发生了火灾,消防员到场之后,首先要做的是防止火势蔓延到其他区域。

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习建立自己的情绪防火墙。在心态上,不要把不好的事情一味放大。

翻看数遍,熬夜数日,终于写完这篇《逆商》的三条核心思想


第四个维度是持续力。在这个维度里面,你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逆境会持续多久?逆境的起因会持续多久?”。

比如说,有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数学成绩差,如果说到这件事,他总是耸耸肩,无能为力地说,“我没办法啊,我就是懒,我爸爸说我的懒惰是从他那里遗传的。”

这意味着他认为问题是永久性的,本来只是一个领域的困难,只是学习数学有困难,在他眼里就是人生的灾难。

但是,如果这个孩子认为,自己的数学成绩差,只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对。一旦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数学成绩就能够提高。这样看待这个问题,逆境就不再是一个长期持续的状况,而是一个暂时性的挑战。

你可以想象,第二种心态的孩子,肯定对数学学习的态度会要积极得多,数学成绩也更容易提高嘛。

通过掌控力,担当力,影响度和持续力这四个维度,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逆商,也可以去评估其他人或者是团队成员的逆商。请记住一点,不论逆商处于什么水平,逆商都是可以提高的。逆商不代表你的命运,它只是反映我们应对逆境的方法,也只是多年来形成的潜意识的行为模式而已。


第三部分,如何提高自己和他人的逆商?

再好的理论,还得要落地,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造福于他人。史托兹博士经过了多年研究,开发出了一套提高逆商的工具箱,简称为LEAD工具箱。应用LEAD工具箱分为四个步骤,是依次进行的。

第一步是倾听我们对逆境的反应;

第二步是探究我们对结果的担当;

第三步是分析证据;

第四步是做点事情。

这四步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应对逆境的流程。

LEAD工具箱的第一步,倾听我们对逆境的反应。

翻看数遍,熬夜数日,终于写完这篇《逆商》的三条核心思想


作者提出,我们跟自己可以玩一个小游戏。一旦发现逆境来临,我们的大脑就马上敲响警钟。比如,我们可以用一个很好玩的声音来表达逆境来临。比如大声的叫“bingo”、或者发出搞笑的声音。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个好处是,好玩的声音和让人大笑的警告,本身就可以改变我们的心理状态,让我们更加积极的应对逆境。第二个好处是,当大脑敲响了警钟,就帮助我们打断了潜意识的自动反应。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个机会,我们可以去判断潜意识中的自动反应,是属于高逆商反应还是低逆商反应。然后去调整这个反应模式。

在接收到了进入逆境的警告之后,接着我们进入第二步,探究我们对逆境结果的担当。

LEAD工具箱的第二步认为,在面对这种情形时,我们不要过分的自责。因为无论过分的自责还是推卸责任,都不能增加我们的掌控感。最重要的事情在于,我们要对确认的部分负责,把影响限制住,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LEAD工具箱的第三步。

一个奇妙的事情在于,在我们决定对结果负责的那一刻,我们对事件的掌控感马上就会增强,并促使我们采取行动。

LEAD工具箱的第三步是分析我们身边的证据。这是一个质疑的过程,作者为我们精炼出了我们可以问自己的三个问题。

第1个问题是:有什么证据表明,当下的情况是我无法掌控。

甚至,即使是比破产更糟糕的逆境,人也是能够在其中建立自己的掌控力的。《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作者维克多曾经在纳粹集中营生活了好几年,最终幸运地逃出。后来他写到,集中营的确是个非常容易令人绝望的地方。但是,即使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人依然可以去发掘自己的掌控力。

他观察到,那些在集中营中失去了希望,失去对自己掌控力的人,最终大部分都没能熬过来。而那些坚信自己最终能够活下来,发掘了自己的掌控力的人,最终活下来的比例远远高于前者。

第2个问题是“有什么证据表明逆境一定会影响到我生活的其他方面?”

也许,当人们被逆境打了个措手不及的时候,第一时间会认为这个逆境是天大的灾难,会把你的一切搞砸。

但是,当你真正地应用本书提供的工具去做理性分析之后,你会发现我们往往会高估逆境对生活其他方面的影响力。

第3个问题是“有什么证据表明逆境必然会持续过长的时间?”

完成了第三步分析证据,我们就走到了LEAD工具箱的第四步,就是要做点事情。前面我们讲到过,行动本身就会增加我们的掌控感。所以,行动也可以说是走出逆境最重要的一步。

本书作者史托兹博士在多年的实践中发现,通过LEAD的工具箱,我们不但可以提升自己的逆商,还可以帮助其他人提高逆商。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帮助其他人走出逆境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就是明确我们的定位:我们不是提供建议的人,不是说教者。我们是发问者和引导者。作者认为,传统的方法,给别人提供建议,或者直接去推动别人,可能有短期的效果。但是一旦时间拉长,事情很可能就会恢复原状。

要想真正帮助别人有长久的改变,就必须去激发他人内在的动力。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走出逆境的内在资源,我们要做的,就是按照LEAD工具箱的方法,去引导他人发现和发挥自己的内在资源。

翻看数遍,熬夜数日,终于写完这篇《逆商》的三条核心思想


当你应用LEAD工具箱去帮助他人时,作者有一个关键的提醒,就是,最后一步的行动清单需要他们自己列出来,而不是由我们提供给对方。只有这样的行动清单,才有可能最终被执行到位。


总结

好了,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我们重点讲了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逆商对我们有什么用?逆商从三个现代学科中吸取了大量精华,分别是认知心理学,健康新论和脑科学,而这三个学科的知识,对我们都有很实在的用处。

第二个关键词,如何评估自己的逆商值,作者提出了一个模型叫CORD模型,一共四个维度,分别是掌控力,担当力,影响力和持续力。

第三个关键词,如何提高自己和他人的逆商?作者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工具箱,叫做LEAD工具箱。一共四个步骤,四个步骤依次进行。第一个步骤是倾听对逆境的反应,第二个步骤是探究对逆境结果的担当,第三个步骤是分析身边的证据,第四个步骤是做点事情。当我们按照这个工具箱去行动的时候,就能够帮助自己或者他人,更好地走出人生逆境,迈向下一个高峰。

痛苦是进化的良机。

愿你应用本书提供的工具,不断提升自己的逆商指数,将痛苦转化为人生进化的良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脑科学   新论   维度   逆境   工具箱   美文   支柱   认知   证据   步骤   无助   乐观   心态   事情   核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