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为团队没有斗志而发愁吗?曾国藩告诉你这才是带团队的核心

愿你每天晚上睡前,都比早晨优秀。


锐气暗损,最为兵家所忌。用兵无他谬巧,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与李次青)


这句是给团队领导者的忠实建议,带团队,讲究的就是一个气。气,就是精神。所谓团队有锐气,就是团队有心气儿,就是有强烈的好战心和必胜的欲望。


带团队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多机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团队有绵绵不尽的心气儿,胜不骄、败不馁,永远不可抑制地跳动着一颗要争取更大胜利的好胜心。如果团队氛围总是被压抑、批评等负面因素笼罩,那么大家做事都没有积极性和活力。如果一些事情让团队的心气儿潜消暗损,没了斗志,没了动力,接下来的结果就是兵败如山倒,哪怕胜面依旧巨大。作为领导者,要有敏锐的嗅觉,随时掌握团队氛围的味道,及时作出改变和调整。


一场热情洋溢、慷慨激昂的训话、洗脑、培训,能让团队斗志昂扬一时,不难,但是长期用兵、长期让团队保持心气儿极难。锐气暗损,最为兵家所忌,也是兵家所最常见。


你还在为团队没有斗志而发愁吗?曾国藩告诉你这才是带团队的核心


如何“常存有余不尽之气”?如何让团队有绵绵不尽的好胜心?

第一,带队伍的人(领导者)最好是个狂热的阿尔法男:好胜(Aggressive),强取(Acquisitive),贪得无厌(Accumulative)。带队伍的人最好在似乎不可能胜利的状态下取得过胜利。带队伍的人最好有魅力或者手腕让团队有时候盲目地相信他。只有这样,领导者的状态才能传递给团队,才能影响团队。

第二,选择本性乐观、好胜的人加入团队。乐观的人善于调动团队氛围,能让团队活跃的气氛源源不断。

第三,制定长期制胜战略,上下同欲,上下都被长期的愿景所鼓舞,而不是一时的、短期的目标。

第四,永远有一个有挑战、有胜算、有诱惑力的近期目标,哪怕大势极其恶劣。这一条和第三条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短期目标是奖励、是甜头,得不断让团队获得、尝到,这样才能不断向长期目标前进,而不是短期目标总拿不到,自信心不断受挫。

第五,永远让团队有事儿做,哪怕看不出明确的短期作用。有仗打,打仗;没仗打,备战。没事儿做团队就会变得闲散、慵懒、丧失能力和斗志。


日中则昃,月盈则亏,故古诗“花未全开月未圆”之句,君子以为知道。自仆行军以来,每介疑胜疑败之际,战兢恐惧,上下怵惕者,其后恒得大胜;或当志得意满之候,狃于屡胜,将卒矜慢,其后常有意外之失。(与罗伯宜)


这句话是曾国藩写给青年营官罗萱的,手把手,教部下:满招损,谦受益。


第一句是日常话语,日中要落,月满要亏,“花未全开月未圆”是人生最美。凡事留一定的冗余,留一定的余地,好有个变通和应急。不圆满才是最圆满,因为圆满就在眼前,但是还未圆满;而一旦圆满,接下来就是变得残缺。


我看过一个关于冗余的案例,某医院的手术室总是排的满满当当不够用,总有急需手术台的病人在焦急的等待;但是经过医院的调整,留出一两件手术室,这种等待手术室的情况反而下降很多。


第二句是人生总结:打仗的时候,每当胜败不定,我由害怕而谨慎(恐惧),团队上下由害怕而警惕(怵惕),总能大胜。在连续赢了几仗的时候,我志得意满,团队骄傲散漫,常常就打败了。


害怕和恐惧能让人保持谨慎、冷静,而得意、骄傲只会让人放松警惕、盲目自大。骄兵必败是也。


你还在为团队没有斗志而发愁吗?曾国藩告诉你这才是带团队的核心


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带兵打仗,几乎任何事都适用。


吾乡数人均有薄名,尚在中年,正可圣可狂之际;惟当兢兢业业,互相箴规,不特不宜自是,并不宜过于奖许,长朋友自是之心。彼此恒以过相砭,以善相养,千里同心,庶不终为小人之归。(复李希庵)


这段话是给中年人的建议,当你处于中年危机时,多想想这句话。当然,也不全是给中年人的,任何准备走下坡路的人都适用。


中年危机,不是中年皆油腻,而是中年正处在一个岔路口,既可以往上走,举步维艰,当时能够独领风骚、会当凌绝顶,也可以往下出溜,看着很轻松自在,但会成为一枚油腻猥琐中年男(正可圣可狂之际)。在这个人生关键点上,曾国藩说,好朋友之间,不是互相抬轿子、互相赞美吹捧、互相让对方爽,而是互相挑刺、互相督促、互相提要求,一起做个好人。


“庶不终为小人之归”,人生一世,不一定成为一个不朽的圣人(不朽有命有运的成分),能不成为一个油腻的小人,就是相当的圆满。


成为圣人者,古今寥寥无几,但是越活越油腻、越活越坏、越活越践踏社会原则公共秩序的人比比皆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的秩序、规范、道德、人心、文化是靠每一个人维护的。


你是要让自己做一个问心有愧、人人鄙视的油腻小人,还是一个不断上升奋进、维护社会公德的英雄?


敬以持躬,恕以待人。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恕则常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与鲍春霆)


这段话用大家熟悉的话说就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敬,对自己严;恕,对别人宽。为人处世,唯此二字。


你还在为团队没有斗志而发愁吗?曾国藩告诉你这才是带团队的核心


对自己严格,说话要小心翼翼、深思熟虑、不能唐突、无依据的指责;做事要三思而行、考虑全面、事无巨细、小心周到、顾及他人、不推卸责任。


对他人宽容,不要扭曲别人的意思,凡事往好处想,做事留有余地,功劳大家分担。


但仅仅这八个字,很多人却很难做到。我很早就知道了这句话,但直到做了管理者,有时候还是对别人很严格,常常自责不已。修行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鞭策、提醒自己。


莅事以明字为第一要义。明有二:曰高明,曰精明。同一境而登山者独见其远,乘城者独觉其旷。此高明之说也。同一物而臆度者不如权衡之审,目巧者不如尺度之确。此精明之说也。凡高明者,欲降心抑志,以遽趋于平实,颇不易易。若能事事求精,轻重长短,一丝不差,则渐实矣;能实则渐平矣。(与吴翔冈)


这段话讲述了成事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明。这个明和现代的明,词义有所不同。现代汉语中和这个“明”字接近的词汇是“智慧”。


我们说,一个人的成功、成事自己努力很重要,但命运、机遇更重要。命运、机遇是上天和时代赋予的,如果没有自身努力,即使馅饼掉下来,也跑不动或者接不住。如果排除“命”、“运”等外界要素,“明”是第一重要的元素。临事,“明”字为第一要义,明能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明能掌握正确的努力方法,明能找到问题的核心,明能看到事物的本质。我们佩服智慧的人,智慧的人即明。


你还在为团队没有斗志而发愁吗?曾国藩告诉你这才是带团队的核心


曾国藩这段话说,“明”字有两层意思:高明和精明。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高明和精明与现代汉语常用的词义不同。与这个“明”字接近的词汇是“智慧”。


明的第一个意思是高明,指有大局观,能站得高看得远,能跳脱具体事物、具体人物、特定时代、特定心性,看到事物内在不变的规律、问题的核心、处理的原则;而不是只看到个别问题、表面问题。高明,能见山河之旷远、人心之顽固、世间之轮回,也就能降心抑志,窥见万事万物寂静涅槃的底色,也就渐渐归于平实。


去年新冠疫情爆发时,专家第一时间提议封武汉城,这在几十年都未发生的事,忽然封城,让人难以想象、不敢相信,但是专家有专家的“明”,疫情传播靠的是人群的流动,控制住人群流动,病毒也就固定下来;后来专家又预言,今年冬季疫情还会卷土重来,果然,现在疫情的态势又加剧了,这就是明。没有医学知识和智慧的人能想到这些吗?为我们祖国有这样一群专业的医护工作者致敬。


明的第二个意思是精明,指有精密度,精密不是粗枝大叶,做调查研究、市场调研要获取足够详尽的信息,不想当然,多方推理、反复论证,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不拍脑袋。能事事求真、求精、求准,俯下身段,实事求是,从不“我以为”,从不走捷径,也就渐渐变得实在,也就渐渐归于平实。


有了这两个明,想没有智慧都难,一个负责纵观全局,登高远望,探寻规律,寻找本质;一个负责收集信息、严谨求证、反复论证、求真求精、实事求是。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高明是大处着眼,精明是小处着手。做事没有真正的捷径,用高明和精明两条腿不断前行,反复做实事,反复磨炼心性,就是捷径,就能习得大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心气儿   团队   兵家   好胜   锐气   手术室   疫情   油腻   领导者   美文   斗志   精明   小人   圆满   中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