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兰州八办——闹市区里的红色教育基地

文:张宗龙

位于兰州市酒泉路上的八路军办事处,地处闹市中心,简称兰州“八办”。离我上班的单位很近,平时常常一个人前去参观学习,每次都受益匪浅。现在党史教育正在全党开展,单位又统一组织去“八办”重温入党誓词,让我从思想上和心灵上又受到一次洗礼和震撼。

散文:兰州八办——闹市区里的红色教育基地

穿好正装、戴好党徽、拿上党旗,让人瞬间多了份凝重、增了份敬重、存了份肃穆。我知道这次的“八办”之行注定让我会更深入学习党史、了解先烈、增强自信、崇德明礼。

宽阔的酒泉路街道整齐干净、车水马龙,路边的街心公园绿意葱葱、鲜花正盛,健身的大妈翩翩起舞、上班的人们昂首赶路,一派盛世之境况。有谁能想到,就在70多年前,兰州还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正处在灾难深重、军事割据、日军空袭、民不聊生的艰难岁月,特别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兰州也是后方战场,兰州也曾满目疮痍,没有党领导的人民抗战,哪有兰州今天的盛况空前呢?

兰州“八办”门前早已聚集了很多人,在等待着扫码进场。他们有的是单位组织来的、有的是自发组织团来的、有的是携带家口来的、有的是独自一人来的,有的来自当地机关学校、厂矿企业,有的则是特地从外地赶来。看到门口“八路军驻甘办事处与甘肃省抗日救亡展览 原状陈列展览”的镏金大标牌时,人人都表情凝重、肃然起敬,心中充满了崇敬之情。爱说的少女也成熟起来,爱闹的孩子也乖巧起来。党员胸前的党徽在熠熠闪光、团员胸前的团徽在闪闪发亮、少先队员的红领巾也更加鲜红,来到兰州“八办”门前,大家都深沉起来,都成熟起来,都凝重起来。

兰州“八办”的历史彪炳史册、名人名垂青史、事迹感天动地、展物引人睹思,是一处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史学习教育场所。兰州“八办”是在抗日战争初期的1937年8月成立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派驻兰州的一个公开办事机构,是党领导甘肃抗日救亡、进行后方发动、实现全民族抗战的重要基地,也是中苏国际交通线的的中转站。党代表谢学哉、处长彭加伦、伍修全先后在此领导抗日民族战士营救被俘流落的红西路军将士、接待我党过往人员、输送进步青年奔赶延安和抗战前线、转运苏联援华物资等,被周恩来亲切地称为“革命的接待站,战斗的指挥所”。

散文:兰州八办——闹市区里的红色教育基地

进展厅左转,展厅正中间的展牌上印着周恩来、邓颖超等革命先驱的肖像。除了敬爱的周总理夫妇来过这里,这儿还先后住过王稼祥、刘英、任弼时、李先念、程世才、蔡畅、邓发、贺子珍等革命前辈,还接待过胡志明等外国友人。这些先烈的肖像栩栩如生、笑容可掬地看着我们,显得是那样气定神闲。他们千辛万苦抛头颅洒热血,难道不是为了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吗?他们像父辈一样为我们打下了稳固的江山,开创了百业的征程,使我们过上美好生活,他们的笑容是真诚的,他们为的就是这一天。

展厅门口的左侧是一面鲜红的党旗,锤头镰刀熠熠生辉,旁边写着入党誓词。一批批各单位的党员在此重温入党誓词。站在革命先烈曾战斗过的地方,脚踏革命斗士曾工作过的热土,每个党员都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胸中澎湃湃的。面对党旗宣誓,我们又一次喊出了自己的心声,作出了自己的承诺;面对先烈肖像,我们的宣誓更铿锵有力,更触及灵魂,更涤荡精神。“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这庄严的承诺是发自内心的,是新时代的新党员向老一辈的革命家作出的许诺,他们为之奋斗的事业,我们会永远继承发展。

“八办”的整个展厅分地下和地上两部分。地下部分是文字图片展览,地上部分是实物房屋展示。随着解说员声情并茂的讲解,我们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参观、一个故事一个故事的品味、一个人物一个人物的瞻仰、一段历史一段历史的感悟。读史让人感知创业之艰、睹物让人怀念先烈之难。还有那一个个普通烈士的名字,虽刻在展厅的墙上,却印在我们的心中。正是因为有了一个个、一批批甘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甘为解放大业从容赴死的普通人,我们的党才能从无到有、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艰难困苦中创造辉煌。

地上部分的实物展即原状陈列展,通过34张图片、35块文字说明碑和74件文物,再现了1938年至1943年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工作人员工作生活的场景。老屋老院、老桌老凳、老屋老件,让人追思起那段艰苦的岁月、那场卓绝的斗争。那时的条件如此艰苦,那时的环境如此恐怖,可那时的共产党人又如此信念坚定、意志坚决、斗志坚韧。他们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与敌人斗争不屈不挠、不胜不罢,我们身处改革开放盛世之境的共产党人,又有何理由不努力工作,不为民奉献呢?

参观结束从后门出来,是一条宽展整洁的小吃一条街。这条街上白天是清净的,是为了给附近的清华小学和兰州外国语中学的孩子们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两个学校一路相隔,对门而望,现代化的教室里正书声琅琅,标准化的操场上正喊声阵阵。学生们像幸福的鸟儿一样生活在这儿,学习新知识、享受新时光。我想,兰州“八办”里那些已逝的先辈应该是欣慰的,他们为之牺牲一切的事业后继有人,就在他们身边茁壮成长,学生们从这儿毕业了一批又一批,继承着他们伟大的事业。这条街到了晚上,就变得热闹非凡,各种小吃摊陈列两旁,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和当地群众一拨拨来品尝美味。人们吃着、笑着、谈着、逛着,“八办”里的先辈在默默地看着,他们的奋斗牺还有比这更值得的吗?

散文:兰州八办——闹市区里的红色教育基地

祖国逢盛世,大党迎百年。如今兰州“八办”迎来越来越多的人瞻仰、参观、学习、追忆,成为了西北有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今又成为了学习党史、接受洗礼的红色课堂。展馆近年来又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开辟了“馆长数家珍”、“红馆故事会”、“八办往事”、“八办视界”等栏目,打造“网上红馆”、“红馆主播”、“快手直播”等形式,在平台上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参观“八办”。但我想,如果有时间和机会,还是要亲到现场来一次的好,现场的学习更直观、现场的讲解更逼真、现场的教育更震撼、现场的效果更明显。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欢迎文友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609618366@qq.com,本号收录乡土、乡情、乡愁类稿件。随稿请附作者名,带图片最好,请标注是否原创。乡愁文学公众号已开通,欢迎您搜索微信公众号:xiangchouwenxue,关注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兰州   酒泉   抗日战争   周恩来   党徽   抗日救亡   党旗   誓词   闹市区   党史   先烈   肖像   凝重   美文   有的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