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人人动手灭虫害

散文:人人动手灭虫害

散文:人人动手灭虫害

文:杨晓光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睡眠越来越轻、越来越少,这是不可违拗的自然规律。正值春长大日头的时节,现在不到早晨四点天已蒙蒙亮,我即洗漱完毕出门晨练了。完全不比当初少年时,一味地做着睡到自然醒的美梦,若是一觉醒来日上三竿,那该有多好啊。

  不由得想起小时候我和奶奶生活在昌黎县晒甲坨老家的情形。那时庄里有一个叫二米的嘎小子,有几天庄下人人口传说,二米往亮着的电灯上撒尿,差一点就给电死了。我特别奇怪,电灯都是拴着一根电线,挂在房梁上,他怎么能撒尿浇到灯泡上呢。

  其实情况是这样的。当年为了节省农药,又不耽误捕捉农田里的害虫,采用冷光源的荧光灯管,制作一个类似于如今广告灯箱的罩子灯,安放在靠近电源的农田里彻夜大放光明,飞虫奔着光亮而来,从开在灯箱下的空洞飞进去,迎接它们的肯定是有来无回的命运,蝼蛄、棉铃虫、飞蛾等一个个成了罩中之虫,毫无悬念地被消灭了。

  二米家从村子里搬出去,在靠近东道的农田边上盖了三间新房。晚上一觉醒来,由于尿急打开房后门出去撒尿,看到离着不远的荧光罩子灯。出于好奇,一股尿流急速地喷射出去,结果就出现了被电着鸡鸡的险情。稍长了几岁,我和二米同时上了村办小学,成为同班同学。他撒尿被电的糗事,成了全班同学津津乐道的大笑话。

  上学以后,,学校要求学生“兼学别样”,从小要学农务农。于是每到春夏之交,天天一大清,我们就和社员一起,参加生产队组织的捉青虫生产劳动。天刚麻麻亮,生产队上早工 “当当当”的敲钟声惊扰了人们的酣梦。奶奶将我从美梦中喊醒,我和小伙伴们汇聚到社员们队伍中,到种植了大田作物的庄稼地抓青虫,一路经过的麦田里,用于捕捉飞虫的一盏盏荧光罩灯还幽幽地亮着。

  六七十年代的人民公社化时期,我所在的原唐山地区昌黎县晒甲坨公社所属各个生产队,在虫害多发期,运用纯绿色天然方式防治庄稼的病虫害,捕捉飞虫用荧光罩灯,捕捉啃啮庄稼秸秆的青虫,发动社员打一场捉青虫的歼灭战。庄稼叶子上只要有孔洞痕迹,必然会有青虫咬啮茎叶,我们的操作程序很简单,用手指从叶片的背面将青虫捏住、捻死,循环往复,满手都沾满了黏糊糊的害虫液体。直到太阳徐徐升起,生产队长方才吹响收工号子。捉一个早晨的庄稼害虫,挣足2分工。

  走进家门,用奶奶搓制的猪胰子先洗手,奶奶早把飘着香味的秫米饭做熟了,用大海碗盛着晾在锅台上,我就着咸菜,端着大海碗,狼吞虎咽地大口吃,吃完一抹嘴,就背上书包出门上学了。奶奶留在家里忙乎着喂猪,拾掇鸡窝、捡鸡蛋。

  工分工分,社员的命根;考分考分,学生的命根。我从小就在奶奶的严格要求下,知道抓住这两条“命根”的重要性。从小培养爱学习、爱劳动良好品质,争当拿起书本会读书、扛起锄头能劳动的公社红色小社员。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欢迎文友原创作品投稿,投稿邮箱609618366@qq.com,本号收录乡土、乡情、乡愁类稿件。随稿请附作者名,带图片最好,请标注是否原创。乡愁文学公众号已开通,欢迎您搜索微信公众号:xiangchouwenxue,关注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昌黎县   庄里   海碗   罩子   考分   生产队   工分   飞虫   命根   社员   害虫   乡愁   庄稼   荧光   美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