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中医告诉您,秋分后暑退秋澄气转凉,多酸少辛忌苦燥

秋分节气,阴阳、昼夜等长,又平分秋季。

随着气温逐渐下降,天气转凉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

中亦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过后,白昼逐渐变短,黑夜逐渐变长。

秋分是一个表征季节变化的节气,

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

秋燥将越来越明显。

株洲中医告诉您,秋分后暑退秋澄气转凉,多酸少辛忌苦燥

秋分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雷始收声: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蛰虫坯户:一些春分出土活动的小虫,在秋分过后也会陆陆续续回到土里,准备过冬。

水始涸:水气也不像夏天时那么充沛,将开始逐渐干涸,因此我们会觉得空气越来越干燥了。

株洲中医告诉您,秋分后暑退秋澄气转凉,多酸少辛忌苦燥


秋分时节,很多的人现在都很注意保养这一块了,但是不知道如何去养生?如何去调整饮食 ?

那秋分如何养生???

株洲中医告诉您,秋分后暑退秋澄气转凉,多酸少辛忌苦燥

原则一应忌苦燥

中医认为,苦性燥,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

《素问—五脏生成篇》中言:

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

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

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

所以,《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中

以五脏之病,五味和四时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

提出“肺病禁苦.....秋不食肺"的观点。

因此,秋令饮食养生应忌苦燥。


株洲中医告诉您,秋分后暑退秋澄气转凉,多酸少辛忌苦燥

原则二甘淡滋润

古人有云:"厚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

三千淡薄从此始,淡食多补信有之。"

可见素、淡结合的饮食;

对健康是有益处的。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甘先入脾"。

在五行中脾胃属土,生金,肺肠属金。

甘味养脾,脾旺则金(肺)气足。

甘味食物又有生津的功效,

而咸味食物则易使人出现口渴之象。

《遵生八笺》还指出:秋气燥,易食麻以润其燥。

"就是说秋季节气干燥,

应当多进食些如蜂蜜、芝麻、杏仁

性平滋润味甘淡的食品,

既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

可防止秋燥带来肺及肠胃津液不足

常见的干咳、咽干口燥、肠燥便秘等

身体的不适症候

或肌肤失去光泽、毛发枯槁的征象。

因此,秋季节气饮食应当以甘淡滋润为宜。

株洲中医告诉您,秋分后暑退秋澄气转凉,多酸少辛忌苦燥

可多吃些具有润肺润燥的新鲜瓜果蔬菜,

水果如梨、柿、柑橘、香蕉等;

果蔬则可多食胡萝卜、冬瓜、银耳等

以及豆类及豆制品,

还有食用菌类、海带、紫菜等

也可制成佐餐或饮料食用,

如蜜煎银耳、各种新鲜果蔬汁液等。

或加工制作成羹粉汤粥,

如香菇豆腐汤、扁豆粥、藕粉羹等,

既有营养,又能润燥。

且瓜果蔬菜中含有的

丰富水分、维生素、纤维等,

对预防秋季期间最易出现的

口鼻目干、皮肤粗糙、

大便秘结等现象大有裨益。


株洲中医告诉您,秋分后暑退秋澄气转凉,多酸少辛忌苦燥

原则四少辛增酸

所谓少辛,是指要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

这是因为肺属金,通气于秋,肺气盛于秋。

少吃辛味,是要防肺气太盛。

中医认为,金克木,

即肺气太盛可损伤肝的功能,

故在秋天要“增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

抵御过剩肺气之侵入。

根据中医营养学这一原则,

在秋季这节气期间一定要少吃一些辛味的

如葱、姜、韭、蒜、椒等辛味之品,

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

此外还要谨记"秋瓜坏肚”。

在夏季,西瓜是消暑佳品,

但是立秋之后,

不论是西瓜还是香瓜、菜瓜都不能多吃,

否则会损伤脾胃的阳气。

中医养生学家还提倡在秋季节气

期间每天早晨吃粥,

如明代李挺认为

"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

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

株洲中医告诉您,秋分后暑退秋澄气转凉,多酸少辛忌苦燥

养生专家提倡在秋季节气每天早晨吃粥,

尤其是初秋时节,不少地方仍然是湿热交蒸,

以致脾胃内虚,抵抗力下降,

这时若能吃些温食,

特别是喝些药粥对身体很有好处,

其原因是作为药膳重要成分的粳米或糯米,

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功能,

前人对此颇多赞誉。


推荐早餐粥

株洲中医告诉您,秋分后暑退秋澄气转凉,多酸少辛忌苦燥

甘蔗粥

食材:甘蔗汁100—150毫升,粳米1-2两。


功效:极润心肺,清热生津,养阴润燥。


玉竹粥

食材:玉竹15-20g(鲜者30-60g),冰糖少许,粳米2两。


做法:先将新肥玉竹洗净,去掉根须,切碎并取浓汁后去滓;或用于玉竹煎汤去滓,入粳米,再加水适量煮为稀粥,粥成后放入冰糖,稍煮1-2沸即可。


功效:润肺滋阴,生津养胃之功,味甘多液,质柔而润,性平不腻,长于滋阴润肺,生津养胃,适用于阴虚肺燥,干咳痰稠,咽干口渴,胃脘隐痛,食欲不振等。


沙参粥

食材:沙参15--30克,粳米50-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先煎沙参,去渣,取汁;加入洗净的粳米,煮至米熟后加入冰糖,再稍煮为稀薄粥。


功效:润肺养胃、适用于肺胃阴虚之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秋分   株洲   沙参   中医   素问   玉竹   粳米   生津   脾胃   节气   冰糖   滋润   秋季   功效   原则   饮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