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白茶,借一米阳光,晒草木芬芳

世界上最原滋原味的茶


福鼎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中最纯粹的茶,主要产区是在福建,比较知名的有福鼎白茶和政和白茶。茶芽主要选自福鼎的大毫茶、福鼎大白茶或者是政和的大白茶良种茶树。

茶树在春天发出新芽,茸毛密被,阳光下银光闪闪,成品茶芽头多为满披白毫,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加工艺为生晒或文火干燥,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汤色黄绿清澈,毫香柔和清鲜。有媒体称其为世界上制作工艺最原始简单,最原滋原味的一种茶。

福鼎白茶,借一米阳光,晒草木芬芳

福鼎白茶,借一米阳光,晒草木芬芳


英国皇室婚礼上的茶主角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赞其“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

早在100多年前,中国福鼎白茶就进入了欧洲市场,成为欧洲人眼中的茶中极品。尤其是英国皇室,历来有喝白茶的传统。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的婚礼用茶主角是“福鼎白茶”;哈里王子与梅根·马克尔婚礼纪念茶的主要原料还是选用了中国福鼎白茶 !

福鼎白茶,借一米阳光,晒草木芬芳

福鼎白茶,借一米阳光,晒草木芬芳


锁住阳光味道,留住草木芬芳


其中,白毫银针,一茶一心,细细采摘,人均5斤/天,翻晒后重量仅剩1斤:早春时节,茶农踏着浓浓的晨雾上山,选取最肥嫩的毫心,轻轻摘下,装入竹篮之中。

采茶人是最注重采摘的时间段,早一点采摘跟晚一点采摘都会影响茶叶的口感。清明前采摘的茶叶尤为珍贵,清明前茶如果你用玻璃杯冲泡,会发现似白云疑光闪,满盏浮花乳般芽芽挺立。神奇的是,过了清明再采摘的茶叶冲泡出来就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了。因为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所以清明前茶又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

72小时日光萎凋:不仅要背着太阳晒,而且要避开强烈的正午日光,每天上午8:00—11:30,下午1:30—6:00每隔一小时竹耙翻晒一次,让阳光均匀而温柔地铺满毫心。晚上将毫心移入室内,铺在竹匾上(记住不是地板),慢慢冷却锁住阳光和香气。经72小时的等待,毫心水分保留到5%左右,才算基本完成。

明代田艺蘅《煮泉小品》中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且断火气耳。况作人手器不洁,火候失宜,皆能损其香色也。"田艺蘅所述的,正是白毫银针的传统制法——生晒,制作禁忌不用手直接接触茶叶,制作的功力不足茶叶的香气就会受损。

福鼎白茶,借一米阳光,晒草木芬芳

福鼎白茶,借一米阳光,晒草木芬芳


舌尖上的福鼎白茶


白茶因茶树品种、原料(鲜叶)采摘的标准不同,因鲜叶原料不同,等级由高到低可以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4种。


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简称银针,又叫白毫,因其白毫密披、色白如银、外形似针而得名,其香气清新,汤色淡黄,滋味鲜爽,是白茶中的极品,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

福鼎白茶,借一米阳光,晒草木芬芳

福鼎白茶,借一米阳光,晒草木芬芳


白牡丹:

白牡丹因其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白牡丹是采自大白茶树或水仙种的短小芽叶新梢的一芽一二叶制成的,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

福鼎白茶,借一米阳光,晒草木芬芳

福鼎白茶,借一米阳光,晒草木芬芳

贡眉

贡眉,有时又被称为寿眉,是白茶中产量最高的一个品种,其产量约占到了白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主要以采摘茶树片叶制成。干茶外形颜色灰绿或者翠绿、鲜艳有光泽,毫心洁白,两边缘略带垂卷形,叶面有波纹;茶汤颜色多呈黄色或者橙色;叶底外形黄绿,柔软匀亮。

福鼎白茶,借一米阳光,晒草木芬芳


寿眉

寿眉主要以采摘茶树的短小芽片和大白茶片叶制成,等级较低。干茶少有毫心,色泽灰绿。茶汤多橙黄深绿,叶底外形匀整、柔软、鲜亮。

福鼎白茶,借一米阳光,晒草木芬芳

福鼎白茶,借一米阳光,晒草木芬芳


白茶冲泡:


白茶在冲泡过程中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使冲泡出来的茶汤鲜爽甘醇,浓香四溢。

  1. 量的控制,白茶淡些好喝,一般150毫升的水用3至5克的茶叶。
  2. 温度的控制,水温要求在90 到100 。
  3. 冲泡时间,第一泡时间约5分钟,经过滤后将茶汤倒入茶盅即可饮用。第二泡只要3分钟即可,也就是要做到随饮随泡。一般情况一杯白茶可冲泡四五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福鼎   白茶   政和   草木   芬芳   绿叶   日光   茶汤   银针   茶树   牡丹   清明   茶叶   外形   阳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