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总胆汁酸


血清胆汁酸的浓度在饭后上升,因此应注意采血时间。不进行负荷实验时,应严守早晨空腹时采血的要求。胆红素>5Omg/ml,乳糜>3 000浊度,溶血>500mg/ml,维生素C>100mg/ml时对测定结果有影响。血清胆汁酸升高往往比胆红素早而明显,即胆汁酸比胆红素能更敏感地反映肝损害。而且血清胆红素受着生成率、器官灌注等因素影响,因此不一定能直接反映排泄器官的功能;而胆汁酸代谢主要受排泄器官所控制,因此能特异地反映有关排泄器官的功能。

血清胆汁酸升高见于;

1.肝脏疾病;

(1)急慢性肝炎;(2)肝硬化;(3)肝癌;(4)酒精性肝脏疾病;(5)肝淤血。

2,其他疾病;(1)胆汁淤积综合征;(2)肺心病急性期;(3)心衰;(4)节段性肠炎;(5)溃疡性结肠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胆汁   血清   乳糜   溃疡性   胆红素   肺心病   浊度   心衰   淤血   肝硬化   肝癌   肝脏   器官   疾病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