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不单是通气道,它的结构复杂,功能也多


一、鼻前庭

接前鼻孔,皮肤覆盖部分,有鼻毛(鼻毛先于头发变白,是人老早期观察指标)和鼻腔粘膜交界处称为鼻阈.

二、鼻中隔

鼻中隔由鼻中隔软骨,筛骨正中板,犁骨,腭骨鼻嵴,上颌骨鼻嵴组成,上有前颅底,前有筛板,来自嗅球的嗅丝通过于此,分布鼻粘膜嗅区,鼻中隔粘膜与其他鼻腔粘膜相比较粘膜下组织薄,与骨膜,软骨膜密切相接,前下部是以下所述血管网发达,鼻出血好发部位称为克氏静脉从和利特尔动脉丛

三、鼻中隔、鼻腔、鼻窦的血管系

鼻中隔、鼻腔、鼻窦的动脉系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2个系统。克氏区(利特尔区)是鼻后中隔动脉,腭大动脉,上唇动脉及颈内动脉的筛前动脉吻合处。 四、鼻腔侧壁的解剖

鼻腔侧壁由上、中、下鼻甲由此而构成上,中,下3个鼻道,和鼻中隔组成的共同通路为总异道,其上部狭窄部的裂隙称嗅沟。

下鼻道由鼻泪管开口,中鼻道有半月裂孔及筛泡和钩突:裂孔的前部有很深的凹陷形成筛漏斗,额窦经鼻额管开口于其最上端,其后便是前组筛窦开口,最后为上颌窦开口.上鼻道有后组筛窦开口,其后上方有蝶筛隐窝的蝶窦开口. 五、鼻甲

下鼻甲由下鼻甲骨,上,中鼻甲由部分筛骨及包裹鼻甲的粘膜及丰富的血管组成,粘膜上皮由排列的纤毛上皮组成,其纤毛向后鼻孔的方向运动,粘膜有杯细胞及鼻腺,粘膜表面覆盖有粘液毯由于纤毛的运动形似自前向后的流动波。鼻甲处有丰富的海绵静脉窦和动静脉吻合, 由此可出现鼻甲肿大,此处的血管和粘膜有丰富的交感神经分布. 交感神经系;上交感神经节一颈内动脉交感神经丛-岩深神经 翼腭神经

副交感神经系:上涎核一一膝神经节一一岩浅大神经

不要随便挖鼻子,易出血,一旦感染易入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鼻腔   鼻甲   裂孔   鼻中隔   侧壁   纤毛   交感神经   鼻窦   软骨   粘膜   鼻孔   静脉   动脉   血管   神经   结构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