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中医浅谈入伏后炎炎夏日的自我养生保健

各位朋友大家好,现在天气已经入伏了,伏天作为全年之中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我们人体养生的关键是什么呢?

很多朋友可能会说是降温祛暑,是的,降温去暑是一定的,但是不要忘记了夏季的一个重要外邪,那就是“湿邪”,所以我们在祛暑的同时不要忘记除湿。

入伏后极端高的气温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会带来种种不利,所以如何祛暑除湿、进行自我保健就显得很重要。在养生中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冬季容易发作的一些慢性疾病,在此时也是最佳的治疗时节。

那么入伏后怎么进行自身的保健呢,以下的几个办法也许对您有所帮助。

第一,中老年人入伏后尽量减少露天活动。

入伏后天气闷热、潮湿,人很容易中暑。因此首先要避开桑拿天,闷热天气尽量少出门、少活动,即使出门也不能长时间在露天活动。为了让体内的湿气散发出来,尽量在早晚温度稍低时进行散步等强度不大的活动。对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病史的中老年人,在盛夏高温时,要避免体力消耗过大的运动项目。

结合中医浅谈入伏后炎炎夏日的自我养生保健

第二,睡眠避风寒。

入伏后即使晚上也酷热难耐。有些人喜欢纳凉至深夜,甚至贪凉而睡于空调下,直吹取凉,这些都是不好的习惯。夏季虽热,但仍阴气逼人,尤其是在人体入睡之后,肌体抵抗力较弱,极易遭受风邪的侵袭。“夏夜避风如避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大暑夏日里睡觉最好穿上睡衣,这样既可以很好地吸汗,同时还可以防止受凉。另外,大暑时节,睡眠要充足,不可在过于困乏时才睡,应当在微感乏累时便开始入睡,并且睡眠前不可做剧烈的运动。

结合中医浅谈入伏后炎炎夏日的自我养生保健

第三,煮粥饮食抗暑湿。

入伏后湿热的天气会使人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也大大减退。因此,可以多吃些冬瓜、薏米、茯苓、山药等食物,所谓“天生万物以养民。”也可以熬粥或煮汤,以帮助人体抵御暑湿的侵袭,使人精力旺盛。著名中医药大家李时珍就特别推崇粥品的自然养生,他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所以,古人称“世间第一补人之物乃粥也。”

结合中医浅谈入伏后炎炎夏日的自我养生保健

第四,恬淡虚无 不要让情绪“中暑”。

夏日炎炎,酷暑难忍。如何才能有效抵御狂热和烦躁,让热不可耐的心情得到释放,不至于让自己的情绪“中暑”呢?这就需要学会自我调节,遇到不顺心的事要赶快忘掉,注意休息好,多吃五谷杂粮以健脾补气,多吃芳香的果蔬以使体内阳气向外宣泄,多喝茶水和绿豆汤来清热解暑。俗话说,心静自然凉,或许就在你吃着西瓜喝着冰镇啤酒的不经意间,盛夏酷暑去了,金色秋天来了。

第五,冬病夏治。

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因此,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等疾病,是最佳的治疗时机。在此时节可以找到合适的中医帮助调理自己的身体,做到冬病夏治,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李时珍   绿豆汤   祛暑   大暑   阳气   中老年人   酷暑   闷热   盛夏   露天   时节   睡眠   中医   人体   天气   疾病   自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