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苓桂枣甘证之第65条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苓桂枣甘证之第65条

经方中医程医生: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苓桂枣甘证之第65条

三、里部病辩证

一、阳明病

二、太阴病

8、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

65、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此因卒病而引动水饮宿疾也。发汗之剂,本助正气以上冲外向,今发汗后,卒病虽解,冲气未平,值其人下焦素有水饮,水气随冲势上泛,故脐下筑筑然动悸,欲作奔豚也。《金匮》云: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巢氏《病源》云:奔豚者,气下上游走,如豚之奔,故曰奔豚。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五枚,擘)。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〇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方极》云:苓桂甘枣汤,治脐下悸,而挛急上冲者。

《方机》云:治脐下悸者,奔豚迫于心胸,短气息迫者,兼用紫圆。

《证治摘要》云:苓桂甘枣汤,治脐下悸者,欲作奔豚,按之腹痛冲胸者,累用累验。

《方函口诀》云:此方主脐下动悸,大枣能治动悸者也。

又云:此方主治奔豚之属于水气者,然运用之于澼饮,殊有特效。

《时还读我书续录》云:古方之妙,殆不可思议。苓桂甘枣汤治澼囊累年不愈,为余数年所实验,应如桴鼓,妙不可言。

渊雷案:

澼饮、澼囊,皆指胃扩张病,胃内有停水者。

汤本氏云:凡瘀血之上冲,必在左腹部,沿左侧腹直肌而发。气及水毒之上冲,必在右腹部,沿右侧腹直肌而发。所以然之故,至今未明。古人盛倡左气右血,征之实验,乃适相反。本方治奔豚,故腹诊上,右侧腹直肌之挛急甚明显,按之疼痛。但芍药证之挛急,浮于腹表而较硬。本方证,则沉于腹底而较软,触之觉挛引而已。

渊雷案:

凡水滞而气不行,水气上攻而气逆(说本《观证辨疑》),致心下悸,或肉瞤筋惕(说本《药征》)者,茯苓主之。苓桂甘枣汤,以茯苓利水,以桂枝降冲,以甘草缓其急迫,以大枣舒其拘挛。就今日所有之药物知识言,可知者止于此而已。若问此等药物何以能治此等证候,则尚待研究。不宁惟是,谓水气随冲势而上泛者,因奔豚起于发汗之后,想当然耳。不过吾之理想,根据生理、病理之机转,贤于气化、五行等空论而已。然奔豚之病,本有不因发汗,居然而患之者,则其所以上冲,尤未可知。

甘澜水,不知有何效用。《玉函》作甘澜水,《千金翼》作水一斗,不用甘澜水。《灵枢•邪客篇》半夏汤,治目不瞑,不卧出,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盖亦甘澜水之意。先煮茯苓者,《伤寒类方》云:凡方中专重之药,法必先煮。

《生生堂治验》—男子,年二十,奔豚日发一次或二次,甚则牙关紧急,不省人事,百治无效。先生诊之,脐下悸,按之痛,服苓桂甘枣加大黄汤,兼用反胃丸(方未详)二十丸,每日一次,旬余而愈。

《橘窗书影》云:下田之妻,年三十余,少腹有块,时时冲逆于心下,颜色青惨,身微肿,前阴漏下污水,众医疗之,然药汁入口则吐。余诊之曰:病非难治,特药力不达耳,能自誓服药,必可治。病者大悦,因与苓桂甘枣汤加红花,药味淡白,始得纳于胃中,乃连服数日,上冲止,胀气去,兼用龙硫丸(汤本氏云:龙骨、硫黄之丸药也),污水减,块大安。

又云:烟田传一郎妹,脐下动悸,任脉拘急,时时冲逆于心下,发则背反张,人事不省,四肢厥冷,呼吸如绝。数医疗之,不验。余诊之曰:奔豚也。与苓桂甘枣汤,服之数旬,病减十之七八,但腹中常拘急,或牵引手足拘挛,因兼用当归建中汤,数月而全治。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建中   汤加   空论   胃扩张   宿疾   硫黄   伤寒论   桂枝   茯苓   大枣   甘草   水气   腹部   污水   药物   中医   医生   医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