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社是一种先进的组织形式,成本低,功能多,作用大,有担当

小农经济在历史上有数千年,历朝历代对这种农业生产方式都未曾有过比较彻底而系统的改变,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受限于土地所有制形式,另一方面是私有思想的束缚,土地私有化是制约改进的最大障碍,因此农业始终在小农经济的模式里徘徊,很难走上产业化协作发展的道路,虽然经过了数千年但是仍处于设施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农作物比较单一、受家庭观念的左右、缺乏统一的规模化经营。

农业社是一种先进的组织形式,成本低,功能多,作用大,有担当

生产队打谷场


新中国成立以后把农民组织起来搞集体化农业生产应该说是比较先进的,更是史无前例的。所有农民通过一步步过渡加入到自己的组织以后,一切劳动以集体为中心,有了分工和协作的机会,从而使农民也可以走上专业协作的道路。

生产队的架构完全形成的时候,农民在生产劳动方面是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的,各项任务都是逐步开展起来的,种庄稼、蔬菜、棉花等农业产品是农民的传统,而且生产方式也没有特别的改变,唯有一点不同就是把以前的家庭小片土地连成了大片进行耕作。在耕作的时候每一个社员不一定要对其中所有的工序进行逐一操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分工协作的关系了,效率有所提高是不容置疑的。

农业社是一种先进的组织形式,成本低,功能多,作用大,有担当

大家一起劳动


生产队的任务越来越繁多,生产技术的逐步提高,生产队的很多工作也逐步体现出了专业性的操作,饲养室的饲养员对于牲畜的饲养方面都感到自己很专业而骄傲了起来。拖拉机购买回来之后代替了很多人力和畜力,拖拉机手只是经过了一些简单培训,大家对拖拉机驾驶员是非常羡慕和高看的,认为那简直就是一项很顶尖的技术操作。

当生产队承接到了国家建设任务之后,农民们需要学习的工作任务就更多了,久而久之每一个生产队的社员基本上可以独立完成很多建设工程中的一些任务,从此显示出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通过一次次地外出劳动,不但锻炼了队伍,而且给生产队创造了收入。

也正是因为大家团结协作,互相担当着不同的责任,才使农业社在收入非常低的情况下能够完成一项项任务,照顾着集体,兼顾着社员,学习着技术,开阔了眼界,完成任务的同时承担了很多社会责任,也培养了一大批人员,当农业社走向解散的时候,最早走出去参与经济建设的农民很多都是在那个时候因为有一定的经历后,才具备走出去的基本条件底气,他们可以说是最早的农民工,在个人职业生涯中走在摆脱农业劳动的最前列。

农业社是一种先进的组织形式,成本低,功能多,作用大,有担当

扛着蛇皮袋外出的农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农业社   打谷场   拖拉机手   畜力   小农经济   生产队   社员   拖拉机   生产方式   说是   道路   作用   土地   农民   先进   操作   功能   农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