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产队时期社员家里简单的几种粗粮饭食反映了较差的生活水平

生产队作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最基层的一级组织,曾经有过组织大家一起吃大食堂的经历,后来逐步发现大食堂有点盲目冒进,所以很快就被叫停止了,又恢复到了各家各户自起炉灶做饭过小日子状况,但吃大食堂却留下了一个“大锅饭”的名称,这个名称在以后很多方面都有所提及,只不过所指不同而已。

农村生产队时期社员家里简单的几种粗粮饭食反映了较差的生活水平

农村大锅饭


大锅饭停了,社员们的生活水平怎么样呢?总体上说不咋地,个别地方,个别家里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话一点也不为过。整个粮食产量比较低,所以食物相对比较少,更没有什么大棚之类的反季节食材,除了当期所产之外就只能是储存一些食材了,由于储存技术和条件都很有限,所以能储存的东西比较少。

农民主要的几种粗粮饭食:玉米珍子,冬季的早餐,把秋收的玉米磨成珍子,颗粒比小米略小一点,每天早上用水熬制,稀稠自己掌握,大多数人家都熬得比较稠,这样吃了比较耐饥,盛到碗里之后给上面放一些咸菜或酸菜,吃起来也是相当可口的,同时很暖和,端着碗在大门口一边吃饭,一边晒暖暖,一边拉闲话,感觉还是很惬意的。为了吃得更实在,此后再吃一大块玉米面发糕(锅榻榻)夹咸菜,这就是一顿饭。

农村生产队时期社员家里简单的几种粗粮饭食反映了较差的生活水平

玉米面发糕(锅榻榻)


冬季晚饭,冬季这顿饭后就不再去下地干活了。搅团、鱼鱼,把玉米面粉慢慢地撒在烧开的水里,一边撒一边不停搅动,直到成为比较粘稠的状态即可。一种吃法是做一点简易菜汤,把搅团盛在碗里,把菜汤浇在搅团周围,叫做“水围城”,然后用筷子一块块夹着吃,味道来自于菜汤。另一种是把搅团通过漏瓢漏下去,做成几公分长的长条,漏的时候为了避免相互黏在一起,所以就直接漏在水里,看着像游动的小鱼,所以称为鱼鱼。可以浇汤吃,也可以捞出来调上油盐酱醋后食用。

玉米面饸烙,很多生产队都有压玉米面饸烙的机器,社员用玉米面粉去换取一点饸烙,饸烙虽然也是长条,但因为玉米面的韧性较差,不能像面条那样用开水煮。只能像蒸馒头一样蒸熟后再食用,可浇汤,可炒着吃。

农村生产队时期社员家里简单的几种粗粮饭食反映了较差的生活水平

饸络


玉米面发糕,当地人叫“锅榻榻”,其实就是用玉米面做的馍馍,玉米面通过发酵后很难成型,所以在做馍馍的时候就把玉米面做成比蒸笼略小一圈的大圆饼,薄厚自己根据经验掌握,一般以六七公分为宜,在放进蒸笼后在上面用筷子扎一些眼,用来排放蒸汽。蒸熟的锅榻榻味略甜,吃起来也是比较爽口的。

粗粮还可以做很多饭食,每一样都记录着走过来的艰辛。这些粗粮食物农民大多数是不太喜欢吃的,只是因为主粮比较短缺而不得不用它来补充,那时的生活水平确实有点差。现在的这些粗粮食品反而比较受欢迎,而且市场价格比细粮产品还贵。

小麦面粉对于农民来说是细粮,数量一般都很有限,平时隔三差五吃几顿就可以了,只有逢年过节时才能够顿顿吃白面馍馍,孩子们盼过年与这些都是有关系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饭食   生产队   社员   粗粮   细粮   发糕   玉米面   馍馍   菜汤   大锅饭   蒸笼   长条   较差   面粉   食堂   玉米   家里   时期   农村   简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