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时期建设农民居民点是对改善农村居住条件的尝试

农村在生产队时期,当生产队发展略有一点实力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尝试着建设居民点形式的住房了,限于当时的条件,所建的房屋定位还是比较低的。

生产队时期建设农民居民点是对改善农村居住条件的尝试

集体的树木

建筑材料的准备,以生产大队为单位自己建设砖瓦窑,生产机制标准砖块和屋面所用的瓦片。只需要购置一台制砖机械,大队已经有了履带式拖拉机,履带式拖拉机在购买时本身就带着推土的铲子,这个时候只需要进行安装即可投入使用。在砖瓦窑的旁边建起了一个小型预制厂,生产一点楼板即可,楼板用量不大,只在一楼顶上用一些。

生产队时期建设农民居民点是对改善农村居住条件的尝试

砖瓦厂


木材方面,生产队的耕地中都修有灌溉水渠和生产路,在水渠和道路两旁栽着很多树木,把这些成材的树木伐倒就基本上解决了木材问题了。

砌墙和粉墙只用白灰砂浆,因为白灰要比水泥便宜很多,并且不需要指标就可以买到,甚至可以自己建立白灰窑,只需要把石头拉回来就行了。白灰砂浆当时普遍认为其强度可以达到200号水泥的标准(当年普通水泥最高标号为500号)。

砂子也很便宜,各生产队已经有自己的拖拉机了,一个大队把各小队的拖拉机集中起来数量已超过了十台套了,所以解决运输问题已经不是很困难了。

建材基本落实后,农民自身最不缺的就是劳动力。大队协调划出了可以建设三十多户的一大片土地,待到农闲的时候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居住点建设工作。

生产队时期建设农民居民点是对改善农村居住条件的尝试

农村建房现场


房子定位为每户三间两层,全砖墙体,斜屋面,铺设小瓦片,一层顶用楼板,二层直接用檩条和木椽,然后是簸子、泥巴、瓦片,结构比较简单,造价也不是很高。

房子建好后分配给缺房户,但是并不是只要缺房都可以分配的,而是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凡是愿意要房的社员,是需要交一定的钱的。


建起了第一批居民点之后,感觉效果非常好,大家一致认为,大队所搞的农民居民点建设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尝试,那第一批房子直到现在仍然处于使用状态。从每户的实际使用面积来看,是完全可以满足居住需求的。从占据耕地的多少来看是远远小于零散自建房的。从房子本身质量上看,远远高于土坯房子,使用年限必将大大延长。从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来看是比较好进行配套建设的。所以总体上看可以说尝试是成功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居民点   生产队   白灰   水渠   楼板   瓦片   屋面   砂浆   砖瓦   拖拉机   耕地   大队   树木   水泥   时期   房子   农民   农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