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时期农村的超支户体现了家庭经济实力差和集体的温暖

农业进入到生产队集体经营的时候,由于多种原因使生产队的发展长时间在低水平上徘徊,集体经济的实力提升速度比较缓慢,家庭收入主要依赖生产队的总收入,很多家庭因为种种原因每年都会出现入不敷出的尴尬窘境,出现有超支现象的家庭也不少,那个时候家庭如果有外欠账的话,家庭成员的思想负担是比较重的,在上工方面会更加积极,总想通过多挣工分而消除超支现象,成为余支户是大家的共同心愿。

生产队时期农村的超支户体现了家庭经济实力差和集体的温暖

生产队时老照片


生产队的收入来源,粮食、蔬菜和棉花是主要农作物,也是收入的主要来源,粮食交给国家以后扣除农业税后剩余的钱才是生产队的实际收入,棉花和蔬菜收入也是很重要的方面。另外就是参加众多的建设,在建设中挣一点劳务性的收入,生产队拿的是钱,社员记得是工分,差价部分归生产队集体所有。当然后来也有一些经济实体已经起步了,而且效果很不错,可以给生产队增加一些收入。

生产队承载着很多社会职能,大多数生产大队都有自己的学校,小学很普遍,初中是个别大队才有能力开办的。办学几乎是从零开始的,校舍建设方面能够利用上的财产是首选,然后就是大家出工出物自己动手建设了。学校运行后的日常开支、教职员工的工分和补贴都要由生产大队来承担。学生主要是社员的孩子,偶尔有几个居民的孩子就近读书时学校也是不会多收一分钱的,一个小学生一个学期花费也就一两块钱。

生产队时期农村的超支户体现了家庭经济实力差和集体的温暖

农村


生产队还承担着五保户的一切费用、社员合作医疗费用、烈军属的生活慰问、民兵训练和一些临时性的社会任务等,这些实际上体现的是生产队时期温暖的一面,同时也是社会责任的体现。

这样在收入并不是很多的情况下,把各种应负担的费用扣除后剩余的钱才能给社员进行分红,所以大家能够分到手的钱也就不多了。当时的家庭情况和大家的观念是这样的,集体是赖以生存的最大靠山,在一定程度上感觉压力不是很大,所以家家户户孩子普遍比较多,孩子多希望就多,但当时的负担是比较重的,开支自然就多了,包括生产队所按人头分的口粮社员都是要掏钱的,分红时如果不够扣除的话就会显示家庭收入帐行是红色,即超支户。

收入水平低,家庭成员比较多,社会责任重大既可以视为负担,也可以理解为是福利。家庭经济实力差是普遍现象,超支是因为挣得少,温暖是因为孩子就是希望,社会责任是因为为国家减轻了负担,在任何时候大家的热情都是非常高涨的。

生产队时期农村的超支户体现了家庭经济实力差和集体的温暖

农村院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生产队   烈军属   生产大队   家庭   工分   社员   开支   棉花   负担   温暖   时期   集体   现象   收入   农村   孩子   学校   责任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