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小雪养生——如何在不冷的冬天降温补肾

小雪节气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这时由于温度的下降及湿度的提高,在某些高纬度地区容易出现降雪天气,所以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也说“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庚子小雪养生——如何在不冷的冬天降温补肾

【冬天越寒冷才能发挥肾主封藏功能】

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当中也有提到关于冬季的养生重点:“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庚子小雪养生——如何在不冷的冬天降温补肾

中医认为,“闭藏”是冬三月的养生重点,只有把阳气藏得好,不随便消耗,才能把人体产生的精血充分地补进肾脏,更好发挥肾主藏精的生理功能。如果这时违背了冬季养肾藏精的大原则,就有可能会损伤到肾,导致身体内储备的精血量不足,当来年春天万物生机勃发之时,就容易因为生命能量供给不足,而出现肢体萎软无力的疾病!

庚子小雪养生——如何在不冷的冬天降温补肾

以前的冬季平均气温普遍较低,所以入冬之后,人们都会减少往外活动的机会,但是现代由于社会形态变迁,加上地球的整体气温不断升高,还有各种的御寒电器,导致大家到了冬天一样会到处趴趴走,这其实已不太符合冬天需要闭藏养肾的原则,所以也造成现代大多数人容易出现早衰肾虚的问题。

庚子小雪养生——如何在不冷的冬天降温补肾

虽然这是大时代的趋势造成的健康问题,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借鉴《内经》里的建议事项,来调整和注意一些生活上的细节,同样可以利用冬三月的天地封藏之力,来更好地养肾防病哦!


1.身心多以静态活动为主,减少阳气消耗。

人体的起心动念、行住坐卧都需要消耗阳气才能执行,所以入冬之后将身心放慢,多以静态活动为主,是保养阳气主要关键。

庚子小雪养生——如何在不冷的冬天降温补肾

2.利用冬天晚上睡好觉,胜过吃一切补肾药。

中医认为夜晚的时间也对应冬天,所以入夜之后减少对外活动,早点上床就寝,在睡眠黄金期(晚上23点-凌晨3点)睡个好觉,能充分补养人体的精气神,提高补肾的功效。

庚子小雪养生——如何在不冷的冬天降温补肾

3.早晨等待太阳升起再缓慢起床活动,能预防意外事故。

由于冬季早晚温度偏低,加上睡眠一夜过后,会使人体的气血循环和血管弹性度降低,如果晨起就贸然进行大幅度动作或激烈运动,很容易导致心脑血管意外。因此入冬之后,尤其是老年人,一定等环境及人体温度都逐渐升高后再起床活动,能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庚子小雪养生——如何在不冷的冬天降温补肾

4.入夜之后不宜进行激烈运动,能保养肾精。

中医认为“精血同源”“血汗同源”,血汗都是来自肾精的转化,而冬季是养藏精血的黄金期,所以减少出汗也能提高肾精的储备量。加上入夜之后,人体脏腑也自然进入休息的阶段,这时如果再进行激烈运动,是违逆自然的生理规律,日久之后容易造成肾虚早衰的问题。

庚子小雪养生——如何在不冷的冬天降温补肾

5.减少辛辣食物的摄取,多吃黑色滋阴补肾的食物。

辛辣食物虽能发汗御寒、提高食欲,却会刺激人体阳气向外发散、损耗阴血,并不利于冬季养藏气血的大原则。由于肾属水,水的五行对应色是黑色,加上肾主藏精,所以入冬之后,能多吃黑色、深色、种子类、滋润度高的补肾食物,比如黑枣、黑豆、黑米、黑芝麻、黑木耳、黑醋栗、核桃、栗子、莲子、芡实、肉桂、山药、秋葵等等,都能促进补肾作用。

庚子小雪养生——如何在不冷的冬天降温补肾

6、注意保暖、预防受寒,避免邪气入侵,消耗气血。

寒气是冬天的主要邪气,当有邪气入侵,人体也需要消耗大量的气血才能将邪气驱赶出去,这与西医白血球吞噬外来病毒细菌最后牺牲的道理是类似的。因此入冬之后,随时注意保暖,预防寒气入侵,也是保养气血,补肾养生的重要关键。

庚子小雪养生——如何在不冷的冬天降温补肾

由于现代气候异常,很多地方的冬天都不是太冷了,这时大家更要学会为自己“降温”,调整生活饮食习惯各方面来稳定身心、保养肾精,自然能在这个多变故的时代,更好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

#小雪养生#

#中医养生智慧#

#黄帝内经#

#冬三月#

#节气养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黄帝内经   冬天   精血   阳气   邪气   节气   气血   寒气   小雪   消耗   身心   冬季   激烈   中医   食物   人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