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失明可能性有多大?先学会区分类别,别过于忧虑

在医学上,高度近视是已知的致盲的高风险眼病,因此也有很多人对此表示十分担心:"只要到了高度近视,就会有失明风险吗?"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严重。


高度近视也有类别区分

高度近视在类别上也是有区分的,一类是单纯性高度近视,近视度数高,但成年后可趋于稳定,且不伴有导致不可逆视觉损害的眼底病变;另一类是病理性高度近视,表现为近视度数终生进展,并伴有眼轴持续过度增长。


也就是说,虽然普通高度近视患者的近视度数超过了600度,但是度数却已经基本稳定,没有大幅加深的趋势,还可通过矫正视力达到1.0,最重要的是眼底正常,与正常人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高度近视失明可能性有多大?先学会区分类别,别过于忧虑

然而如果是病理性的高度近视,则即使成年之后,近视度数也还在不断发展,除了看不清,还可能出现飞蚊症、视物变形、色觉异常等症状,也可导致青光眼、白内障,甚至视网膜脱落或黄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眼底并发症,易导致严重的不可逆的视觉损害。这些并发症是目前导致我国人口低视力和失明的重要原因。

高度近视失明可能性有多大?先学会区分类别,别过于忧虑


青少年如何预防高度近视?

据教育部发布的《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7~12岁小学生、13~15岁初中生、16~18岁高中生及19~22岁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45.71%、74.36%、83.28%和86.36%。


中山眼科中心眼底病中心主任吕林教授指出:这其中1/5有可能发展成为高度近视,面临眼轴增长随之带来的一系列眼部健康隐患。


那么对于仍处在眼球发育的关键阶段的青少年,该如何预防高度近视呢?


尽早建屈光发育档案,越早越有防控作用

可能有人认为学龄前(3-6岁)开始验光,就已经是个不错的"爱眼"措施了,但其实关注眼健康还可以更早,3岁前就应该筛查和验光。

高度近视失明可能性有多大?先学会区分类别,别过于忧虑

屈光发育档案是指定期(每3个月到半年)对儿童做裸眼视力、戴镜矫正视力、睫状肌麻痹验光、眼轴、角膜曲率、眼压、身高等眼球和身体的发育的相关指标做检查并记录结果形成的连续性的档案记录。


每次检查结果可与同龄儿童正常值对比,当相关的检查指标异常,向近视化发展时,能及时发出"预警",以引起家长重视采取措施,避免或延后近视的发生;对已近视的儿童则采取措施减缓近视发展,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目前多视点相关建档服务已全面开放,可前往咨询)


佩戴度数正确的眼镜

近视眼长期不戴眼镜会产生"模糊效应",而导致近视进一步加深。佩戴度数正确的眼镜能够缓解视觉疲劳,有预防和矫正斜视和弱视的作用。

高度近视失明可能性有多大?先学会区分类别,别过于忧虑

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平时用眼半个小时,就休息十分钟,做下眼保健操;晚上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睡觉时要关灯。


注重近视度数防控,可配戴角膜塑形镜

角膜塑形镜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控制近视度数有效的方法之一,家长们想要科学防控孩子的近视,不妨可以到眼科医院或资质较高的诊所进行咨询与检查,看看是否适合使用此项防控方法。


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片,通过流体力学效应改变角膜形状,无需手术就能有效控制近视加深。角膜塑形镜只要晚上睡觉佩戴8小时,白天不用戴任何眼镜就可获得清晰视力。

高度近视失明可能性有多大?先学会区分类别,别过于忧虑

和一般的软性隐形眼镜相比,角膜塑形镜采用的是透氧性和成型性更好的材质,它的镜片采用了反几何设计,可根据佩戴者的角膜形态做定制。因此,它比普通的隐形眼镜更加安全,同时也不易损伤角膜,不失为一个防控孩子近视度数的理想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近视   高度   角膜   度数   隐形眼镜   并发症   镜片   眼底   忧虑   视力   眼球   可能性   眼镜   视觉   类别   儿童   档案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