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外文的翻译家,林纾——《话说西单》(六十三)


不懂外文的翻译家,林纾——《话说西单》(六十三)

图 / 文 占顺

“在北京女子师范学院附近有条绒线胡同,在一座四合院里,住着大名鼎鼎的‘布衣骄人’林纾。乃古文学家、翻译家,光绪八年举人,任京师大学堂教习。” 这是汪兆骞先生对林纾的一段描写。

现在位于西单南的这条绒线胡同早就拆了,随之是高楼大厦林立。想看看这大名鼎鼎的林纾住的四合院是啥样子,自然是没戏了。

林纾生于1852年,卒于1924。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是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字琴南,号畏庐。

早年曾从同县薛锡极读欧阳修文及杜甫诗。后读同县李宗言家所藏书,不下三四万卷,博学强记,能诗,能文,能画,有狂生的称号。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人。

“林纾为人热情,好急人之难,性淡名利。有趣的是他并不懂外语,靠朋友口述,用一手漂亮的桐城古文为之,他的著作颇丰。《畏庐文集》《畏庐诗存》《官场新现形记》多种。”

据说林纾自幼嗜书如命,五岁时在私塾当一名旁听生,受塾师薛则柯的影响,深爱中国传统文学,从此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1882年对于林纾来说是关键而又具转折性意义的一年,从一个穷秀才一跃成为江南赫赫有名的举人。

“在之后短暂的27 年生命里,他不仅用一腔爱国热血挥就了百余篇针砭时弊的文章,用犀利、恰切的文笔完成了《畏庐文集》、《讽喻新乐府》、《巾帼阳秋》等40余部书,成功地勾勒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人生百态;而且在不谙外文的特殊情况下,与魏翰、陈家麟等曾留学海外的才子们合作翻译了180余部西洋小说,其中有许多出自外国名家之手,如英国作家狄更斯著的《大卫·科波菲尔德》、英国哈葛德的《天女离魂记》,俄国托尔斯泰著的《恨缕情丝》,西班牙塞万提斯的《魔侠传》等。这些西洋小说向中国民众展示了丰富的西方文化,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它们牢固地确立了林纾作为中国新文化先驱及译界之王的地位。至此,林纾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文坛的开山祖师及译界的泰斗。”

“林纾译得最多的是英国哈葛德,有《迦因小传》、《鬼山狼侠传》等20种;其次为英国柯南道尔,有《歇洛克奇案开场》等7种。林译小说属于世界名作家和世界名著的,有俄国托尔斯泰的《现身说法》等6种,法国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等5种,大仲马《玉楼花劫》等2种,英国狄更斯的《贼史》等5种,莎士比亚的《凯撒遗事》等4种等等。”

林纾不懂外文,他怎么能够完成这样多的翻译作品呢?他的聪明也就在他这里。原来他是听人家一边说着,他一边就急速的落笔了。林纾译书的速度是他自己引以自豪的。口述者还未说完,而林纾早已书在纸。他是古文学家,喜欢用古文义法来讲他译的小说。他赞美狄更斯“扫荡名士美人之局,专为下等社会写照”,善于“刻画市井卑污龌龊之事”,善叙“家常平淡之事”。

他翻译小说,不光要把外国小说的艺术技巧介绍到中国来,更要把他的爱国热诚,通过翻译感动读者。加上他凭着自己的文学素养,用来补有些原作的不足,使他的译作竟胜过有些原作。他借助他人口译来翻译的小说,其中的成功译作至今还具有生命力。

林纾小说的译笔有其独自的特色和成功处。不仅原作情调未改,有时连最难表达的幽默也能表达出来。他的译笔一般轻快明爽。

林纾乐善好施,在他译作畅销海内的那几年,月收入近万,他大部分都用来资助家境贫寒的学生上学。他自己不会外文,却资助了许多学生到国外深造。

晚年间,林纾的古文体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冲击。

2020年7月29日

参照 汪兆骞《民国风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外文   翻译家   托尔斯泰   光绪   俄国   译笔   遗事   西洋   译作   举人   英国   古文   原作   中国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