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来变去的“横二条”——《话说西单》(五十三)


变来变去的“横二条”——《话说西单》(五十三)

图片来自网络

文 占顺

“这条胡同开始变得祥和、有序了。”在这片生活了近七十年我的一个老哥日前说。

他说的就是位于西单东北侧的横二条胡同,这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胡同。

在人们的印象中都以为横二条是两条平行的胡同,要不怎么叫“二条”呢?其实不然。过去西单路口东北角有两条东西走向的小胡同——叫做头条胡同和二条胡同,横二条正是从这两条胡同中间正南正北的一穿而过。

我这老哥就出生在这里。他说:“其实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前,横二条这条胡同挺安静的,胡同里的东西两侧全是居民院子,别看往西不远的西单北大街,从西长安街并行着与横二条往北延伸,由于大街上的店铺多犹如牛毛似的,那转西单的人们还是人山人海的;可是到了我们住的这条胡同,静的那简直没法比。因为这里住的老北京人,过的还是日出日落的普通生活,上班都累了一天的,到了晚上还是早早地洗洗就睡了。”

是的,我记得那会儿这横二条,也就是一条极普通极普通的胡同,只不过这条胡同在路口北,我家住的在西单路口南。西单改造前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会儿,跟我家住的胡同一样的安静、一样的破落。裸露的旧墙、长着茅草的屋顶,一阵风一起尘土的胡同,看不出有什么优势,后来怎么就变得热闹起来了呢?

我想这源于八十年代中期,市里要求搞活经济,临街的房子能开墙打洞的都搞经营。可能是出于这样几个考虑吧:首先是解决当时一大批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那会儿待业的压力社会矛盾凸显啊,怎么办?只能自谋出路;其次是搞活市场,让百姓受益吧,国营的商场到了五六点钟都是按照正点上下班的,为了弥补人们生活中的需求,这也是一条出路;还有就是到北京旅游的人员开始日益增多,价格很高的吃住都让他们囊中羞涩。

我想,这样西单的横二条占着离商业区最近的优势,在经济上很快就脱颖而出了!

这就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胡同作为北京的血脉,它不仅藏着历史文脉,藏着人情冷暖,更多的还是生活的烟火气。”当然这里经过市政改造,宽宽的大马路虽然还叫“横二条”,已经代替了那窄窄的“横二条”胡同里充满温馨的烟火。

我要说一个城市的文化才是这里的“魂”!西单,往前走就应该是大商业文化产业地带。怎么把老北京的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的文明进程中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啊。

2020年7月25日

参考 北京西单传统文化联盟《西单横二条 原来是京城最火小吃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上个世纪   待业青年   文脉   牛毛   京城   北京   传统文化   烟火   出路   胡同   路口   安静   走向   优势   东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