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请今早做好生涯规划规避瓶颈

人类社会最快的赚钱方式便是欺诈。但是这样的行动伴随着高风险和代价,且大多数人都抱有罪恶感,因此即使去做了心情也无法释怀和安心,过得不幸福。结果,我们普通人要想成功还得靠自己孜孜不倦地打拼。

人生努力总在选择之后。女人如果奔到40岁才考虑是否选择结婚已经太迟。就如同打小就逃学、调皮捣蛋的不良少年直到初中三年级寒假过后,突然立志说要为考取重点高中而努力一样,为时已晚。只要混得还不错,谁也不会轻易改变现状,这是人性的本能使然。人只有在强烈的不安、恐惧的驱动下才会真正付诸行动。只是女人的不安放在20几岁和40岁,其结局会有本质的不同。那么女人遭遇瓶颈时究竟该如何才能避免恐慌的尴尬呢?

首先,容易遭遇瓶颈的人通常有以下两个特点:

(1)缺乏长远的生涯规划

(2)无法透过表象看到问题的本质。

人不会生来就会为自己长远打算的,而是因为社会常识(即惯例)的作用,才不得不惴惴不安地行动。女人如果好彩,担心得早则会让自己早些安定下来、不再漂浮。人类幸福组成的三个部分之一,便是社会常识(即惯例)。

我们往往会对周围人给予的评价反映强烈,“30多岁还不结婚”、“还是一个临时工”、“学生还是要读大学才有出息”……其实,人的痛苦是来自于和周围人的比较。我们为何如此在意他人,希望和他人一样幸福呢,这正是社会常识惯例所起的作用。比如女人过了30岁往往容易陷入结婚的恐慌中,有了这种不安即使并没有长远的眼光也会在适龄期走入婚姻,安定下来。所以惯例在人的生涯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是惯例才令人陷入恐慌而不得不起而行。

女人如果本身缺乏长远规划、又不好彩--适婚年龄时没能引起恐慌,就很难走入婚姻。大多数女人30岁一过便不再受异性欢迎,也有少数女人依然风头正劲丝毫不会因为年龄惶恐;然而,这其实只是自己未察觉而已。即对自己表白的男人里已没有了真正想正儿八经结婚的人的事实,女人对此没有察觉到而已。她们口里经常数落:“最近向我表白的男人尽是些已婚人士、超小弟弟、玩子号的花花公子。”殊不知真正想结婚的适婚年龄的男人早已不会再关注她们了。

越是漂亮、越是超可爱的女星都会在30岁前后选择结婚,原因是30岁以后工作的价值感降低、外形的魅力值也会下滑,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些女星们即使还有市场、手头有接不完的工作、不知自己何时才会衰老,可一看到了自己的前辈们年老色衰而过气的现实,也都会不得不选择急流勇退。女人其实相当容易陷入职业恐慌。女人的恐慌迟钝除了来自漂亮外形的掩盖性外,还有就是总和年轻人玩耍、和不结婚的女伴们一起聚会、和家族亲人分居租住市中心、和抱有不结婚的相同价值观的女伴成天山吃海喝,过着《欲望都市》里的人物似的生活,这让女人丝毫不会恐慌,不想结婚。

再有,这些女人常常用工作、娱乐把自己的时间填得满满当当,无暇顾及反思自己、生活‘充实无比’。而且一根筋,善良,对他人的建言囫囵吞枣全盘吸收。

可事实是,想结婚的男人是不会主动追求35岁以上的女人的,如果是大都市的男人可能还会考虑一下34岁左右警戒线边缘的女人,如果过了这岁数,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想正儿八经结婚的男人是不会主动来追求的,也就是说女人已经被排除在结婚市场以外。然而,不可思议的是这些女人的女伴们却仍然安慰她们:“不要紧哈!”“长得漂亮不用愁嫁不出去”“有啥担心的嘛!”如果女人对此不加甄别、照单全收,则丝毫不会惶恐而更加心安理得。所以不婚女性比率才会年年递增。

女性杂志针对男性进行问卷调查,“关于结婚对象首选的条件”里,很多男性将“女性35岁以上”这一条件首先排除在外。那些逃避现实地大龄单身女人整日听着好听的奉承话,读着隐瞒事实的杂志,身边没有一位朋友可以狠心地道出真言,这可真是件糟糕的事啊!

女人人生的选择比男人难很多。男人出道社会,打拼只为出人头地或是自己创业为了有朝一日把公司做大做强,男人的目标仅一条直线,即男人要登的山只有唯一座,那就是事业。相反女人要登的山却有三座“事业”“结婚”“育儿”,当然女人全无必要三座山都要登完,只是较男人而言,不得不面临艰难的人生选择,而且这种选择意味着必须会把握时机和学会放弃。

所以世界上女性首领数量才如此有限:世界190位各国首脑里,女性只有9人;世界级国际会议里女性列席比例仅占13%;企业里位居顶级的女性加上董事会成员也只占15-16%;在美国已婚的男性高层主管里近2/3有孩子,而已婚女性高层主管有孩子的比例不到1/3。

如今仍是男权社会,这和女性的生涯选择有关。一旦女性考虑结婚和生孩子便不得不转移在职场上的精力,从而失去了以往工的作激情。其实即使是男性也不得不因为打算生孩子而选择结婚、一段时间的精力从工作上转移,努力相亲。所以,把握住人生的选择时机和勇于放弃尤为重要:为长远打算。

另外,日新月异,时代的变化也十分惊人,过去的常识惯例都是基于“经济不断增长、企业终身雇佣、有规划有预见性”为前提而形成的。可如今的时代,经济增长无法预期、雇佣关系流动性不可预见,我们如同一个打游离靶的战士一样随时需要灵活地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正是很多女人没有认清问题的根源所在,而导致错过适婚期或仓促离婚陷入贫困阶层。

法国政府通过发传单、登报纸杂志的形式大力推广宣传“女性卵巢早衰”的知识:“卵子的早衰从25岁开始;如果生完孩子可以推迟至30岁;超过35岁后女人怀孕几率将大幅下降。”因此法国大街小巷对这些常识人人皆知。而在东方国家本身女性缺乏不孕不育的正确认识,加之公众场合对此类话题从来忌讳,因此才会让不孕不育率逐年上升。无知导致误选啊!

社会上据说接受不孕治疗的患者有53%体外受精后,直到45岁都可以成功怀孕,且50岁以上的患者有17%可以受孕。可事实上女人过了35岁,体外受精成功率下降到50%以下,45岁以后的怀孕几率只有0.5%了。

所以常识惯例里隐藏着危机啊!女性选择生涯道路时请务必要“长远考虑”、“看清事实的真相”。如果做不到请咨询专家意见,或是倾听他人的逆耳忠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女人   女伴   法国   惯例   瓶颈   恐慌   长远   生涯规划   不安   生涯   事实   男性   常识   女性   男人   人生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