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学清教授:聚焦腹膜透析,医患携手同行,助力CKD诊疗发展

慢性肾脏病(CKD)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当前我国有近1.3亿CKD患者[1],即使接受良好治疗,仍有相当部分的患者持续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SRD),腹膜透析是ESRD的主要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得益于腹膜透析领域专家学者的不懈追求,我国腹膜透析水平显著提高,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为更好地了解我国CKD的诊疗现状及规范管理腹膜透析患者,本报特邀广东省人民医院余学清教授进行专访,本文整理访谈精粹,与读者共享。

余学清教授:聚焦腹膜透析,医患携手同行,助力CKD诊疗发展

教授

余学清

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广东省医学科学院院长

广东省医学会副会长

中国肾脏病防治联盟主席

中华肾脏病学会第十届主任委员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国际腹膜透析学会主席,国际肾脏病学会常务理事

亚太肾脏病学会常务理事兼CME主席

美国肾脏病杂志(AM J Kidney Dis)和国际肾脏病杂志(Kidney Int)编委,亚太肾脏病杂志(Nephrology)主题编委

《中华肾脏病杂志》总编

《中国慢性病和转化医学杂志》副总编

在国际杂志包括Nat Genet,Nat Communications,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Cell Metabolism等发表论文190多篇,接受《Lancet》杂志专访,被誉为“中国肾脏病学发展的引擎”

CKD现状不容乐观,腹膜透析为患者保驾护航

Q1:请您介绍当前我国CKD患者的治疗现状?

余学清教授: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我国成年人群中CKD的发病率为10.8%,受饮食、环境、医疗条件等因素影响,不同地区发病率存在差异,如广东地区发病率约12%,高原地区发病率约18%,个别地区发病率高达20%以上。引起CKD的危险因素很多,主要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药物性肾损害等。随着肾功能的恶化,CKD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贫血、矿物质与骨异常、心血管疾病等,增加肾脏疾病进展、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的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给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多数CKD患者最终会进展为ESRD,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等肾脏替代治疗,腹膜透析是ESRD的主要替代治疗方法之一,作为一种居家治疗方式,腹膜透析具有残余肾功能下降速度较慢、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生活方式自由等特点,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及社会回归率,近年来腹透技术也进步显著。

发展与挑战并存,腹膜透析领域探索不止

Q2:腹膜透析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替代治疗手段,作为腹膜透析领域的领军人物,您和您的团队开展了大量有标杆意义的工作,更是让腹膜透析的“中国模式”享誉国内外。您认为近年来我国腹膜透析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的原因是什么?

余学清教授:我国腹膜透析质量显著提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国家政策支持。尿毒症很早便被纳入医保重大疾病救治范围,这大大减轻了尿毒症患者的经济负担,保证了尿毒症患者接受及时有效的透析治疗。

第二,中国患者基数庞大,有助于临床试验的开展,促进中国科研加速发展,提高中国科研在世界的影响力。

第三,腹膜透析相关产品和治疗药物的不断革新显著延长了尿毒症患者的生存期,改善了生活质量。如具有生物相容性的腹膜透析液可以减少腹膜炎的发生,保护患者的腹膜功能和残肾功能;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钙调激素、甲状旁腺激素(PTH)抑制剂等新药的问世,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避免体能下降,帮助患者重返工作和社会。

综上所述,对于腹膜透析患者这一特殊人群,医保政策、科学研究、透析产品和CKD治疗药物是奠定高质量腹膜透析的基础,只有三者紧密结合综合发展,才能有效延长尿毒症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Q3:您认为当前我国腹膜透析领域还面临哪些挑战?

余学清教授:当前我国腹膜透析水平已大幅度提升,但仍面临以下几方面挑战。

其一,医保政策存在地区差异。除广东等发达地区以外,部分偏远地区医保政策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其二,公众对腹膜透析的认知亟待提高。对腹膜透析认知不足是导致腹膜炎的发生率、住院率和死亡率相对较高的原因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医护的培训,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宣教工作。

其三,减少腹膜炎的发生。导致腹膜透析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腹膜炎,目前我院正在研发长效抑制细菌生长的腹膜透析导管,以减少腹膜炎和隧道炎的发生。

总而言之,提高腹膜透析质量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医患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医保政策,改进透析相关产品,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加强对腹膜透析患者的宣教,携手助力腹膜透析事业的长远发展。

规范管理肾性贫血,科研助力诊疗发展

Q4:肾性贫血也是腹膜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对于这部分患者的贫血该如何进行管理?

余学清教授:肾性贫血是腹膜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腹膜透析患者居家透析,频繁注射时患者的依从性不佳,血红蛋白(Hb)达标率低,腹透患者肾性贫血的管理一直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肾性贫血的治疗历经以下几个阶段,最初仅能依靠输血治疗,不良反应多。90年代,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s)的出现极大程度地改善了贫血的治疗,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HIF-PHI的问世为CKD贫血的治疗带来了变革,HIF-PHI具备口服给药、疗效不受炎症状态影响、对静脉铁剂依赖性低的特点,为腹透患者贫血的治疗提供了安全、有效、便利的新策略。

腹透患者的贫血管理是一个复杂的临床问题,在我看来应从以下五方面着力。第一,应对患者进行系统检查,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贫血,并评估患者的贫血程度、铁代谢状态、炎症状态等。第二,依据评估结果及相关指南确定合适的Hb靶目标,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合理性。第三,依据评估结果确定合适的ESAs/HIF-PHI治疗剂量及给药方式,并定期检测Hb,依据Hb水平调整治疗方案。第四,根据铁代谢状态确定合适的铁剂治疗剂量及给药方式,定期评估铁代谢状态,调整铁剂治疗剂量。第五,肾性贫血治疗期间,应密切关注疗效及不良反应,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近年来中国医学快速发展,我们正逐渐从发达国家的跟随者,走向并肩甚至领先国际的行列。得益于国家政策鼓励与国际化举措,未来在科研方面,临床医生应积极组织或参与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开展原创性研究,重视合规性建设,提升创新意识,将科学问题转化为创新产品,进而解决临床问题,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医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Zhang L, Wang F, Wang L, et al. Prevalence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China: across-sectional survey[J]. Lancet, 2012,379(9818):815-822.

编辑整理 | 中国医学论坛报 白七 云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腹膜   教授   尿毒症   广东省   肾脏   并发症   医保   助力   中国   性贫血   患者   同行   状态   政策   杂志   地区   肾脏病   余学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