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金元:首批援阿使者,周总理的“贴身保镖”

魏金元:首批援阿使者,周总理的“贴身保镖”

魏金元副主任医师

魏金元,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原放射科副主任,我国首批赴阿尔及利亚医疗队成员。

他是1963年中国首支援助阿尔及利亚医疗队的成员,荣获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他曾受到周恩来总理、陈毅元帅的亲切接见;抗美援朝期间,他自愿与科室成员一起进行高强度无休假超负荷工作,将科室收入大部分捐给前线,彰显奉献精神。他就是魏金元医生。

中国首批援阿的医生使者

1962年7月,阿尔及利亚宣布独立,结束了被法国统治130多年的历史,而当地医生多半是法籍或者亲法人士,几乎全部撤走,国内形成了全国性的“医荒”。1963年元旦,北京第一个向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派出医疗队支援阿尔及利亚。第一批医疗队员前期一共13人,魏金元就是其中之一。

派出医疗队成员的资格审查十分严格,斟酌推敲论证花费了大量时间。最终,业务水平拔尖、政审过关的魏金元脱颖而出。在接到通知要远行时,离出发就只剩下短短的几天时间。由于任务特殊,属于高度保密行动,魏金元无法清楚地告诉家人自己的去处,便匆匆地踏上了征途。

经过跋山涉水,医疗队终于抵达工作地点,位于阿尔及利亚西部的赛以达。赛以达地近撒哈拉沙漠,当地经济基础差,各类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魏金元后来回忆说:“我当初是有思想准备的,哪里艰苦就到哪里去。”

魏金元上岗后,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没设备、缺少药品。他马上向队伍反映情况,祖国也很快从国内发来了大量的医疗用品。但很快魏金元又遇到了更大的问题,就是信任。他曾经诊断过一个胃溃疡的病人,在魏金元这里看完病,又专门驱车往返300多里地,跑到大城市奥兰再做检查,最后的诊断结果完全一致。魏金元说:“当时,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医疗队就是比不上欧洲的医生。我也未因此失去信心,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啊。”信任一点一点在积累,魏金元凭借扎实的医术,逐渐赢得了民众信任。

魏金元回忆说:“起初刚来的时候,以为很快就会回国,没想到一待就是两年半,看到当地的医疗水平因为我们的到来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完成了祖国交给我们的任务,我们心里都很高兴。”

从1963年到2013年的50年间,中国共向非洲派遣医生1.8万名。其中,魏金元一人就出国3次,分别是在1963年、1970年和1980年。

周总理的临时“贴身保镖”

1963年12月24日,医疗队接到通知,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第二天将要乘专机到奥兰市访问,由于专机座位有限,只能带4名随员陪同。经过斟酌,驻阿大使将此次的安保任务交给了我国援外医疗队。

魏金元接到任务后凌晨出发,在黎明前便抵达了奥兰机场。天亮后,专机刚一降落,翘首多时的欢迎队伍就开始挥动着中阿两国国旗,热烈欢迎。总理走下舷梯,先是与阿方官员握手,然后就径直走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队”横幅面前,对魏金元和队友们热情地说,阿方官员对你们的工作评价很高,认为在阿尔及利亚工作的25个外国医疗队中,中国医疗队是最出色的,是最值得信赖的一个医疗队。听到总理的赞扬,魏金元热泪盈眶,自己离开家人远赴他乡的工作得到了当地和祖国的双重认可。

访问行程正式开始,一路的情况还比较顺利,真正的考验出现在参观结束。只见宾馆大门前早已站满了等候欢迎周总理一行的群众,魏金元和队员们立即下车,组成了一圈人墙,医疗队的医生们毕竟不是专业人士,加上忙碌了一天,有些体力不支,人墙险些被冲散,大家把手紧紧地扣在一起,喊着口号不放松,才使总理一行顺利通过了大门。

结束访问后,周总理来到了魏金元和其他队员身边,对他们说:“你们是中国有史以来派出国外工作的第一批医疗队,既光荣,任务又艰巨,面临困难基本上要靠你们自己来克服。中央相信你们一定能够战胜困难,为阿国人民群众防病治病作出贡献。”说完,他又安排全体医疗队成员在机场前厅与他合影,魏金元就紧挨着总理,站在他老人家的右后方。

总理一行乘坐的专机起飞,魏金元“临时保镖”的任务光荣圆满地结束了,他一直尽职地等到飞机的轰鸣声听不到了才离开机场。一日“贴身保镖”的任务,使魏金元近距离接触了人人敬仰的两位首长,他也着实兴奋了好多天。

工作作风踏实,

勇挑集体工作重担

早在1958年,凭借自己的努力,魏金元即由一名技术员升为医生。从技术员到医生的身份转变,不仅是对他十年工作的认可,而且意味着更重的责任担当。当时的医疗条件下,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诊断技术是钡餐,而钡的来源却又十分紧张。为了更好地利用和节约有限的医疗资源,魏金元简化工作流程,将口服后的钡剂进行集中消毒。在特殊困难时期,他以小我换大我的集体主义精神得到了组织的认可,为此被评为“劳动模范”。抗美援朝期间,他自愿与科室成员一起进行高强度无休假超负荷工作,将科室收入大部分捐给前线,彰显了奉献精神。

虽然已离开工作一线多年,但是为人民服务、为患者服务的医者仁心依旧是放在他心中的一杆标尺,标注着他一生的医生身份,衡量着他一生的职业道德。

通讯员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张玮 彭锦弦

100周年

2021 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的大庆之年。这一年注定将成为历史上极其特殊而重要的印记。在卫生健康工作者当中,党员群体在科技攻关、治病救人、健康扶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中,始终冲在第一线,彰显了共产党员的担当。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之际,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文化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学论坛报社联合推出“红色百年 · 医者榜样”系列专题报道,聚焦他们中的 100 位党员。

他们,也许是三甲医院院长、也许是学科带头人、也许是基层医院的医生,也许已到耄耋之年、也许风华正茂,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共产党员,都是医者榜样!我们通过记录他们的事迹,讲述他们的故事,展现卫生健康领域共产党员初心如磐、为健康中国奋斗的风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奥兰   阿尔及利亚   协和医院   同济   医疗队   医者   专机   科室   共产党员   中国   使者   总理   成员   医生   医疗   工作   魏金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