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病例医案


关注《纪录中医》,学习中医知识


医案:“清”“透”之法,郁热得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病例医案


【基本资料】

程某,女,34岁某家具城职员。既往体健。


【发病过程】

患者于2020年1月27日外出后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5C,畏寒,偶有咳嗽,少许气短,无明显乏力及全身肌肉疼痛等不适。患者予自行隔离5天后无发热,偶有咳嗽,遂至当地人民医院就诊,行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予隔离治疗,14天后出院。2月18日自行前往社区医院复查,行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于2020年2月20日收入武汉雷神山医院。现无发热,少许咽痒,偶有咳嗽,活动后气短等。

入院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入院血常规基本正常。胸部CT提示双肺未见明显肺炎现象(图2-2-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病例医案

图2-2-1 2020年2月20日胸部CT


【首诊证候】

患者神清,精神略疲倦,无发热,偶有咽痒,咳嗽不显,口渴,活动后少许气短,少许汗出,无胸闷痛,纳差,眠可,二便调。面色淡红,腹软,无明显胀软或压痛。未予吸氧下血氧饱和度98%,静息心率104次/min。舌淡红,苔白微腻(图2-2-2),右脉浮数,左脉迟弦。


【辨证论治】

病机诊断:邪毒犯肺郁热。

治则治法:解毒泄热,宣肺平喘。

处方:麻杏石甘汤加减。

麻黄8g,石膏30g,生意苡仁30g,苍术15g,葶苈子15g,葛根20g,淡豆豉15g,藿香15g,桃仁10g,北杏仁10g,神曲15g。

服法:颗粒剂冲服,一剂分早晚 2次,热水冲服。


【随诊过程】

2月22日三诊:患者神清,精神好转,无发热,咽痒较前好转,咳嗽不显,口渴,少许汗出,活动后有气短感,无胸闷痛,未予吸氧,血氧饱和度98%,纳稍改善,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白微腻,右脉弦,左脉迟弦。

处理:效不更方,守方续服。


2月28日九诊:患者精神明显好转,无发热,咽痒消失,无咳嗽,口渴明显改善,无明显活动后气短感,胃纳好转,无明显汗出,无明显自觉不适。舌淡红,苔转薄白(图2-2-3),双脉弦。心率稳定于65~-75次/min。复查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

处理:症状已消,予停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病例医案


【按语】

(1)特点:本案例患者早期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病程虽较长,但患者仍有表邪未解、邪热伤正之象,故临证所见为精神疲倦、咽痒、咳嗽不显、口渴、气短及脉浮数等表里同病之征。


(2)病机分析:患者年轻女性,受疫戾邪气侵袭而染病,起病时发热畏寒为正邪交争,未予药石干预,拖延时日,邪渐正伤,表邪未尽,内有邪热,正气损伤,故精神疲倦、咽痒、咳嗽不显、口渴、气短;脉浮数为有表邪故然,予辨证为邪毒犯肺郁热。


(3)理论溯源:患者早期感受疫毒,影像学虽无肺炎表现,但患者仍有咳嗽等疫毒犯肺表现,为邪毒犯肺,仍需“清”和“透”以祛邪外出。麻杏石甘汤原载于《伤寒论》,是“清”和“透”法代表方。


(4)临证启发:肺热郁闭在里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最重要的病机,容易发展成肺部实变或危重型,部分轻症患者虽无肺部影像学表现,但已有肺气郁闭之表现。麻杏石甘汤中麻黄可开表散寒,使肺热得以外透,石膏清泄肺热;佐以杏仁宣利肺气。该方可清透肺热,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自可转阴。


(陈亚辉)


- END -



《纪录中医》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版权归《纪录中医》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获取授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文中所涉及所有处方及操作作为学习参考之用,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学习、使用,《纪录中医》不对任何人进行模仿学习、使用时引发任何不良后果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肺炎   郁闭   郁热   冠状病毒   麻黄   淡红   心率   饱和度   核酸   口渴   病例   疲倦   患者   中医   纪录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