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哭闹”的原因有哪些

哭闹是婴儿期很常见的一种表现,在没有语言表达能力时,“哭闹”常有语言的含义,是婴儿表达要求或痛苦的一种方式。哭闹常成为家长就医的唯一主诉。

一.婴儿哭闹的原因

1.生理性哭闹:奶量不足,尿布潮湿,衣被过热过冷,衣着过紧,体位不适,蚊虫叮咬,或是要求抱,哄等要求未能满足。

2.病理性哭闹:凡能引起身体不适或疼痛的任何疾病,均可致婴儿哭闹不安。

二.生理性哭闹

婴儿除哭闹外,一般精神状态好,食欲良好,面色正常,哭声洪亮,吸吮有力,详细检查无病理情况。

1.饥饿:婴儿因饥饿引起的哭闹,遇乳头就停止哭闹,同时强烈吸吮。

2.冷热不适:一般开始时哭声不剧烈,哭哭停停,当要求得到满足时,哭闹停止,当要求未得到满足时,哭闹加剧。

3.排尿排便前:有些婴儿在睡眠中由于膀胱充盈可突然哭闹,有些婴儿在大便前哭闹,可能由于肠蠕动增加或粪便淤滞不易排出,排便后哭闹停止。

4.吃奶过急:吞咽大量空气,导致腹部不适。

5.受惊:婴儿因巨大响声刺激而受惊时,也可突然哭闹,常有神色惊慌或面色改变。

6.婴儿夜啼:日醒夜睡并不是天生就有,婴儿出生后不论白天黑夜大部分时间在睡眠中,随着夜间喂奶和护理的减少,夜间睡眠逐渐延长,但是在日醒夜睡规律没有形成前,夜间有可能是各种生理性哭闹,母亲害怕婴儿哭闹影响别人睡眠,而起来边拍边走,几天后有可能造成不拍不走就不睡的不良习惯,形成日睡夜醒的反常现象。

7.有的婴儿在睡眠前哭闹,俗称“闹觉”,立即安排睡眠,哭闹停止。

三.病理性哭闹

应仔细检查全身各部位有无不适或疼痛处。

1.口腔疾病:患儿进食哭闹,有时吸吮时还可以,吞咽时哭闹。

2.耳部疾病:中耳炎为婴幼儿常见病,常可因为耳痛而哭闹,烦躁不安,常用手一抓耳朵,哭闹时摇头。

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多有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易激惹,烦躁不安,易惊好哭。

4.肠道疾病:(1)肠套叠,60%的患儿年龄在1岁以内,80%的患儿年龄在2岁以内,突发哭闹不止,面色苍白,痛苦表情,有时伴呕吐。(2)肠绞痛,发作时哭闹不安,两腿蜷缩,不伴呕吐。(3)肠寄生虫病,如蛲虫病,睡眠后哭闹(此病现在很少见)。(4)嵌顿式腹股沟斜疝,腹股沟区有包块,不能还纳,肿物部位疼痛,患儿出现哭闹,恶心,呕吐,无大便的肠梗阻症状。

5.皮肤感染损伤:各种感染损伤均可引起婴儿烦躁哭闹,特别注意隐藏部位有无红肿热痛的感染灶,肢体活动时剧烈哭闹,考虑有无关节脱臼,骨折等。

6.鼻塞也可引起哭闹,特别在吃奶时。

7.泌尿系感染:如尿路感染时排尿时疼痛而哭闹。

8.肛裂:排便时疼痛而哭闹。

9.脑部疾病:颅脑疾病颅内压增高时,表现高调尖声的哭叫,称为脑性尖叫。如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脑炎脑膜炎,脑积水核黄疸等。

温馨提示:以上是小儿哭闹的相关知识,仅供参考,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如果喜欢此文章,可关注,让我们一起学习健康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泌尿系   婴儿   腹股沟   面色   大便   哭声   饥饿   损伤   夜间   不适   有无   生理   睡眠   疼痛   疾病   原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