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浓妆淡抹总相宜

——读《魏书》记(1)

在过去,编纂史书的第一要务是"信",也就是真实可信的意思。备受历代人们青睐的《史记》,就被誉为"天下第一信史"。不过,我对史书的信与不信,历来是持一种怀疑态度。且不必说编史时的社会环境、政治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就是编纂者本人,在编纂的过程中,也难免带一些个人观点,他的价值观、伦理观和审美观,会不可避免地影响他的臧否、毁誉和取舍。从文字表面上看,可能是冷静与客观的;可文字褒贬的背后,已经有了编纂者好恶的存在。因此,我倒是赞成一位名人所说过的:历史,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一切都可以随着编纂者的兴趣,既可以把你打扮成美丽的天使,也可以把你丑化成凶恶的魔鬼。因此,对史书上所说的,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正如有人评价蒲柳泉的《聊斋志异》时所说,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好了。

不过,读《魏书》,看对该书作者魏收的介绍,仍使我感到有些意外。

魏收(505~571),字伯起,巨鹿人。他是北齐时与温子昇和邢子才齐名的著名文人,官做到尚书右仆射。但除起草诏令之外,修史却几乎是他长期的专职。此次修《魏书》,虽由高隆之挂名,掌实权的却是他。而且,他用的都是一向趋奉自己的人,凡事均由他一人说了算。一旦大权在握,文人的劣根性就显露出来了。结果,他甘冒天下之大不韪,把修史当成了自己酬恩报怨的工具。他甚至公然声称:"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止则可上天,按之当使入地。"谁说文人百无一用?这位老先生可着实替文人风光了一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让你上天你就上天,让你入地你就入地,这是何等的爽利,何等的潇洒,何等的风光!古往今来,文人能成如此大气候者,凡有几人?

然而,潇洒则潇洒矣,风光则风光矣,可这样修出来的书会是如何一种模样?一翻《魏书》便可以看出,凡是史官的祖先姻戚,"多列史传","饰以美言",甚至,他还借修史收受贿赂。难怪书成后,舆论大哗,被称为"秽史",以至与史有关的一百多人起来"控诉不平"。仗着皇帝和权要的庇护和镇压,他才幸得无恙。如此说来,也是沾了吹拍功夫的光了。

这样的史书当然远称不上"信史"。不过,平心而论,若以"姑妄言之姑听之"的态度读下去,倒也不难发现许多有趣之处,使人有所思,有所悟。记下来备忘,也许能给人一点启示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巨鹿   聊斋志异   史记   姑妄言之   蒲柳   姑妄听之   顺我者昌   信史   逆我者亡   爽利   浓妆   史书   相宜   文人   潇洒   所说   风光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