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水杯里的“标配”应该是什么?

教师水杯里的“标配”应该是什么?

网络配图

经过短暂的暑期休整,教师们迎来了新学期,满血复活地出现在学生面前,继续奉献自己的激情,同时开心地迎接第37个教师节。

今天,我的诊室来了一位教师——在小学担任语文教学的王老师。王老师并没有不舒服,而是让我配一些中药代茶饮,保护嗓子。王老师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提前为一学期繁忙的教学工作做好准备。王老师说,学校里多数老师水杯里的标配是胖大海、金银花、麦冬,是老一代教师传下来的经验,认为每天用嗓过多,喝点清热解毒的中药,防止咽喉肿痛。

作为中医耳鼻喉科医生,我告诉王老师,使用最多的器官,就是消耗最多的,所以一定是劳损的,是虚的。一节课下来,咽干口干,说明消耗了肺阴;一天下来,少气懒言,说明消耗了肺气。长期如此,就造成肺脏的气阴两虚。所以教师需要的是益气养阴,而不是清热解毒。

我给王老师开了代茶饮的方子:黄芪5g,石斛5g,养生壶煎煮30~40分钟,频频代茶饮。

黄芪能补脾益肺,《本草纲目》认为其“为补养之长”,治疗肺气虚弱的少气懒言、语声低微、容易感冒、感冒后久咳不愈、自汗盗汗等。石斛养肺胃之阴,《神农本草经》把石斛列为上品,认为“补五脏虚劳……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黄芪、石斛配伍,气阴两补,茶色清亮,甘甜可口,课后来一杯,就像是为嗓子及时做了保养,使嗓子每天都能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

王老师问:“如果真的上火了呢?上学期准备观摩课的时候,劳累加上着急,嗓子又干又疼,痰里还有血丝,做了喉镜也没发现肿物。以后再有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我告诉王老师,可以用西洋参5g,水煎代茶饮;或者1g直接含服。王老师惊讶极了:“上火了还用西洋参?”我给王老师科普了一下西洋参的知识:西洋参是凉性的,既能益肺气、养肺阴,又能清肺热,特别适合气阴两虚还有热的人:气短咳喘、痰少而粘或痰中带血、烦倦口渴等。

王老师感慨地说:“没想到这么多年的护嗓方法,竟是错的!今后我一定带动全校老师开展补肺运动!”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耳鼻喉李洵医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咳喘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东直门   本草纲目   本草   喉镜   虚劳   教师   石斛   西洋参   黄芪   清热解毒   水杯   嗓子   消耗   中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