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十七章:统治的四个层次

【原文】

太上(1),不知有之(2);其次,亲而誉之(3);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4)。

悠兮(5)其贵言(6)。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7)。”

【注释】

(1)太上:最好的、至上的、第一流的。这里指最好的统治者。

(2)不知有之:(人民)不知道有君主的存在。

(3)其次,亲而誉之:比这次一等的,(人民)亲近他而且赞扬。

(4)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统治者的)诚信不足,才会有(老百姓)不信任他的事情。

(5)悠兮:悠闲的样子。

(6)贵言:以言为贵,意即不轻易发号施令。

(7)自然:自己本来的样子。

【译文】

最好的统治者,百姓根本意识不到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百姓亲近和赞美他;再次一等的,百姓害怕他;更次一等的,百姓轻视他。正是统治者的诚信不足,百姓才对他不信任。

(最好的统治者)悠闲清静,不轻易发号施令。天下治理得井然有序,而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该是这样的。”

【赏析】

本章是老子的政治论。老子将统治者分为四等,前两等是赞同的,后两等是批判的,但是最上等的是有功于百姓,百姓却感觉不出他的存在,这就是老子提倡的“无为而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老子   无为而治   发号施令   井然有序   成事   译文   统治者   君主   清静   亲近   悠闲   层次   样子   诚信   百姓   自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