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给领导提意见的技巧


  苏洵(1009-1066),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人。与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父子同列“唐宋八大家”。散文以论辩著名,尤擅长政论,文风雄健明畅、纵横恣肆,语言古朴凝练、锋芒毕露,欧阳修称赞为“博辩宏伟”。

然则奚术而可?曰:机智勇辩如古游说之士而已。夫游说之士,以机智勇辩济其诈,吾欲谏者以机智勇辩济其忠。请备论其效。周衰,游说炽于列国,自是世有其人,吾独怪夫谏而从者百一,说而从者十九;谏而死者皆是,说而死者未尝闻。然而抵触忌讳,说或甚于谏。由是知不必乎讽,而必乎术也。

说之术可为谏法者五:理论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之谓也。

触龙以赵后爱女贤于爱子,未旋踵而长安君出质;甘罗以杜邮之死诘张唐,而相燕之行有日;赵卒以两贤王之意语燕,而立归武臣。此理而谕之也。

子贡以内忧教田常,而齐不得伐鲁;武公以麋鹿胁顷襄,而楚不敢图周;鲁连以烹醢惧垣衍,而魏不果帝秦。此势而禁之也。

田生以万户侯启张卿,而刘泽封;朱建以富贵饵闳孺,而辟阳赦;邹阳以爱幸悦长君,而梁王释。此利而诱之也。

苏秦以牛后羞韩,而惠王按剑太息;范睢以无王耻秦,而昭王长跪请教;郦生以助秦凌汉,而沛公辍洗听计。此激而怒之也。

苏代以土偶笑田文,楚人以弓缴感襄王,蒯通以娶妇悟齐相。此隐而讽之也。


(选自《三苏全书》,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


译文


 那么什么方法可行呢?答:机智、灵活、勇敢、善辩,就像古代游说诸侯的策士那样。那些游说诸侯的策士,靠着机智、灵活、勇敢、善辩助成他的诡诈;我要进谏君主,靠着机智、灵活、勇敢、善辩助成我的忠贞。让我全面论述一下它的实际效果吧!周朝衰落,游说之风在诸侯各国间兴盛起来,从此以后,世世代代都有这样的人物。我只是对这种现象感到奇怪:进谏君主而被听从的不过百分之一,游说君主而被听从的却占十分之九;进谏君主因而丧命的比比皆是,游说君主因而丧命的却没有听说过。然而触犯君主的禁忌,戳到君主的痛处,有时游说比进谏还严重呢。由此可知,关键不一定在讽谏上,而一定在方法上。

游说的方法可供进谏时取法的有五种:道理开导,形势阻止,利益引诱,刺激警醒,委婉讽谕。

触龙声称赵太后爱女儿胜过爱儿子,太后明白利害,转眼之间派儿子长安君去齐国做了人质;秦甘罗拿武安君白起不肯攻赵被赐死杜邮这件事责问张唐,张唐同意做燕相并且定好出发日程;赵卒以张耳、陈余欲自立为王的意思告诉燕王,使囚于燕国的赵王武臣立即得以放回。这便是道理开导

子贡用国内忧患不宜远征来劝导田常,于是齐国放弃征伐鲁国;武公用麋鹿披上虎皮必将招致攻击来威胁顷襄王,于是楚国不敢谋攻西周;鲁连用魏王将被秦王煮死剁酱的结局使辛垣衍畏惧,使魏国放弃劝秦称帝的想法。这便是形势阻止

田生曾受营陵侯刘泽的恩惠,便用万户侯的爵位打动吕后宦官张子卿,让他迎合吕后意愿暗示群臣劝封吕氏为王,为防大臣不服一并加封刘泽,于是刘泽得到王爵;朱建用荣华富贵引诱惠帝幸臣闳籍孺,让他劝惠帝释放辟阳侯,于是辟阳侯被赦免;邹阳以王美人深受两宫爱幸来劝说其兄王长君,使他劝太后不去加罪梁王,于是梁王谋反的事不被追究。这便是利益引诱

苏秦为赵合纵,用韩国作为大国而在追随秦国上落了“牛后”之名羞辱韩惠王,于是惠王手按宝剑仰天誓不事秦;范睢用太后、穰侯专权、秦昭王被架空的事情羞辱秦昭王,于是秦昭王跪求指教;郦食其用刘邦帮助秦国侵犯诸侯的疑问激怒沛公,沛公停止洗脚听其计策。这便是刺激警醒。苏代用土偶人说桃梗人逢雨漂流的寓言嘲笑孟尝君入秦之举,楚国弓手用圣人为弓、勇士为缴来感化顷襄王,蒯通用娶不嫁之寡妇寓言让齐相醒悟。这便是委婉讽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苏秦   秦国   楚国   策士   万户侯   善辩   麋鹿   齐国   长安   太后   君主   机智   诸侯   灵活   勇敢   领导   技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