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十章:修身的方法

【原文】

载营魄抱一(1),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2),能如婴儿乎(3)?

涤除玄鉴(4),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5),能为雌乎(6)?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7)?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8)。


【注释】

(1)载营魄抱一:载,语气助词,相当于“夫”;营魄,魂魄;抱一,合一。魂和魄合而为一,即合于道。

(2)专气致柔:专,通“抟(tuán)”,集中而不分散;气,精气。

(3)能如婴儿乎:能如婴儿般精气充和吗?

(4)玄鉴:鉴,镜子。比喻心灵深处明澈如镜。

(5)天门开阖(hé):天门,比喻目、耳、口、鼻等人体感官;开阖,即动静,感官所进行的视、听、嗅、言、食等生命活动。

(6)为雌:即守静。

(7)知:同“智”,心机、心术。

(8)此五句与上面的文意不相关联,又重见于五十一章,学界普遍认为是错简重出,当删。


【译文】

精神和身体合一,能不分离吗?

结聚精气,致力柔和,能像婴儿般精气充和的状态吗?

洗清杂念,深入静观,能没有瑕疵吗?

爱民治国,能自然无为吗?

感观在进行生命运动,能守静吗?

通晓四方,能不用心机吗?

(圣人)使万物生长、养育,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万物而不去占有,成就万物却不做主宰,这就叫最高尚的“德”。


【赏析】

本章老子着重阐述修身的道理,提出了守雌抱一、涤除玄鉴、专气致柔的修身养生方法。健全的生活必须有形体和精神的合而为一、臻于和谐,集中精气达到柔和的境地,摒除杂念得到内心的清明,如此才能够达到修身的目标。老子之道,本以治身,推其余力,则以治人,因此在修身养性之后致力于爱民治国,反映了老子的修身与治国本是一体,修身之中包含关心天下的精神取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天门   老子   助词   明澈   据为己有   精气   杂念   心机   感官   比喻   柔和   万物   婴儿   精神   生命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