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损益之道


 古人已懂得辩证法,认为好事与坏事是相互转化的,有识之士善于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只有目光短浅的人才会贪恋一时的利益。

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何以知其然哉?昔者,楚庄王既胜晋于河雍之间,归而封孙叔敖,辞而不受。病疽[1]将死,谓其子曰:“吾则死矣,王必封女,女必让肥饶之地,而受沙石之间有寑丘者,其地确石而名丑,荆人鬼,越人机[2],人莫之利也。”孙叔敖死,王果封其子以肥饶之地,其子辞而不受,请有寑之丘。楚国之俗,功臣二世而爵禄,唯孙叔敖独存。此所谓损之而益也。何谓益之而损?昔晋厉公南伐楚,东伐齐,西伐秦,北伐燕,兵横行天下而无所绻[3],威服四方而无所诎[4],遂合诸侯于嘉陵。气充志骄,淫侈无度,暴虐万民。内无辅拂之臣,外无诸侯之助。戮杀大臣,亲近导谀。明年出游匠骊氏,栾书、中行偃劫而幽之,诸侯莫之救,百姓莫之哀,三月而死。夫战胜攻取,地广而名尊,此天下之所愿也,然而终于身死国亡,此所谓益之而损者也。

[1]疽(jū),毒疮。

[2]机,繁体作“機”,与“禨”通,禨即向鬼神祈福。

[3] 绻(quǎn),屈曲。

[4]诎,同“屈”。

译文

世间万事万物,有的损害反而增益,有的增益反而损害,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从前楚庄王在河雍一带战胜了晋国,回国以后封赏孙叔敖,他推辞不肯接受。孙叔敖身患恶疮,临死之际,嘱咐儿子说:“我就要死了,国君必然要分封你。你必须让出肥美富饶的地方,而接受沙丘乱石那样的荒地。楚、越之间有个叫寑丘的地方,那里石硬地瘠并且名声不好。楚越之人皆信仰鬼神而祈求吉祥,没有人认为这个地方对他们有利。”孙叔敖死后,国君果然把肥美富饶的土地封给他的儿子,他的儿子坚辞不受,请求赐给寝丘之地。楚国的习俗,功臣两代之后便要收回他的爵禄,只有孙叔敖的封地独存。这就是所说的损害反而增益。什么是增益反而损害呢?从前晋厉公南面讨伐楚国,东面讨伐齐国,西面讨伐泰国,北面讨伐燕国,军队横行天下而没有能让他屈服的,军威慑服四方而没有不顺从的。于是在嘉陵之地会盟诸侯、成为霸主。从此骄傲气息充满胸臆,荒淫奢侈没有节制,残暴虐待天下百姓。国内没有辅佐的重臣,国外没有诸侯的帮助。杀戮股肱大臣,亲近馋佞小人。第二年去匠骊氏之地出游,栾书、中行偃乘机劫持他并囚禁起来。诸侯没有人救援,百姓没有人哀怜,过了三个月而死去。战胜强国,攻城夺地,增广地盘,名声尊宠,这是天下人所盼望的,但最终自身被杀、国家灭亡,这就是所说的增益反而损害的事例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晋国   国君   嘉陵   楚国   爵禄   肥美   损益   增益   富饶   中行   功臣   诸侯   大臣   鬼神   百姓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