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斋中医处方学——病因十四纲辨证(寒)辩证

病因十四纲辨证(寒)辩证

二、寒


寒邪发病,四时均有,以冬季为多见。浅者伤表,重者中里,也有表里同时感受的。


寒为阴邪,治疗大法不外温散和温中。但中于内者影响脾肾最多,因其能郁遏和损害阳气,故温中逐寒之外,还须注意通阳和回阳。


伤寒的变化较为复杂,可以从表传为里证,亦能由寒化为热病,在发展过程中当与其他各纲密切联系。


(一)伤寒


【主证】

恶寒、发热、头项强痛、体痛、无汗、脉象浮紧而数、舌苔薄白或白腻。


【辨】

伤寒初起,主要是形寒、身热逐渐上升,但得汗以后可以降低,所谓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如果汗出不解,热势反增,则为传变开始,不可拘于寒邪。


【治法】

1.辛温发汗法。

2.生津解肌法。


【论】

风寒在肌表,均以汗出为正治,因寒邪性质属阴,主用辛温,方如麻黄汤,与风邪用辛平,风温用辛凉有别。若见项背强∏∏者,为筋失所养,属刚痉,当佐以生津,如葛根汤。


【歌诀】

伤寒寒热无汗痛,项强∏为刚痉;

辛温发汗生解肌,方选麻黄葛根用。


【歌诀解释】歌诀前两句,指伤寒多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体痛,以及由于筋脉失养而引起的头项强痛,即刚痉。歌诀最后一句,“麻黄”为麻黄汤,“葛根”为葛根汤。


【兼证和治法】

1、风寒:风邪和寒邪合并,多从寒化,与伤寒同一治法。

2、寒湿:大多对湿热而言,病属于里,见“湿”纲。又有寒湿流经,实为痹证,方用蠲痹汤。

3、寒包火:即内热而外感寒邪,证见头痛、口干、咳嗽、咽痛、去衣则凛凛、着衣则烦躁,治宜疏表清里,便闭者可兼下法,方如凉膈散。


(二)中寒


【主证】

恶寒、遍体疼痛、口有冷涎、手足不温、腹痛喜按、肠鸣泄泻,重者猝然口噤失音、昏不知人、四肢强直或拘急厥冷、脉伏、舌卷、囊缩。


【辨】

寒中于里,表现为一派寒象,身不发热,脉象不浮。猝然昏厥的证候,与中风相似,但中风脉浮弦或大,中寒脉微细若无,中风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中寒则否。


【治法】

1.辛热祛寒法。

2.逐寒通阳法。

3.蠲阴敛阳法。


【论】

寒邪犯内,治宜辛热,方如四逆汤。倘寒邪充斥,阳气欲绝,则逐寒兼通阳,方如白通汤。或沉寒在内,格阳于外,面赤身热,不烦而躁,水饮不思,称作真寒假热,宜益元汤抑阴以敛阳,慎防虚脱。这是内脏受寒的一般治法,其有寒伤于胃而为呃逆、呕吐清水白沫,寒伤于肠而为下利清谷,腹内剧痛腹壁可见状如头足等,另行分别处理。


【歌诀】

中寒寒痛末不温,冷涎腹痛泄肠鸣;

重昏口噤拘厥冷,舌卷囊缩脉伏证;

祛寒逐寒蠲阴敛,四逆白通益元用。


【歌诀解释】歌诀前两句,概括了中寒的主证,证见恶寒、遍体疼痛、手足不温、口有冷涎、腹痛、泄泻、肠鸣等。歌诀中间两句“重昏口噤拘厥冷,舌卷囊缩脉伏证”,收录了中寒的重证,证见昏不知人、口噤失音、拘急厥冷、舌卷、囊缩、脉伏等危象。歌诀最后一句,“四逆”为四逆汤,“白通”为白通汤,“益元”为益元汤。


(三)虚寒


【主证】

最恶隙风、四肢不温、神疲、食少、自利、不渴、脉象沉微。


【辨】

此为本身阳气衰弱所引起的寒证,与中寒不同。中寒虽亦能出现阳虚现象,但应以寒邪为主,且严重时有格阳于外的假热;阳虚进展则多为虚脱证状。


【治法】

1.温中扶脾法。

2.温暖肾命法。


【论】

虚寒证当温补阳气,轻者手足不冷,治脾,方如理中汤;重者手足不温,治肾,如附子汤。五脏均有阳虚证,脾肾为先后二天,应特别重视。


【歌诀】

虚寒隙风不温利,神疲食少不渴知;

温中扶脾暖命力,不冷理中温附子。


【歌诀解释】歌诀前两句,涵盖了虚寒的主证,证见最恶隙风、四肢不温、自利、神疲、食少、不渴等。歌诀的最后一句“不冷理中温附子”,意思是“四肢不冷”用理中汤,“四肢不温”用附子汤。


总结:寒分为伤寒、中寒、虚寒。


伤寒即由六淫之寒邪侵入肌表,中寒多有寒邪直中人体之内,而虚寒在多见人体自身之脾、肾阳气虚弱以致虚寒。秦氏还指出:“伤寒的变化较为复杂,可以从表传为里症,亦能由寒化为热病,在发展过程中当与其他各纲密切联系。”


具体治法:

伤寒采用辛温发汗法、生津解肌法。

中寒采用辛热祛寒法、逐寒通阳法、蠲阴敛阳法。

虚寒采用温中扶脾法、温暖肾命法。


【方剂选要】

1、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2、葛根汤:葛根、麻黄、桂枝、白芍、甘草、姜、枣。

3、蠲痹汤:羌活、防风、姜黄、黄芪、当归、赤芍、甘草、姜、枣。

4、凉膈散:薄荷、黄芩、山栀、连翘、大黄、芒硝、甘草。

5、四逆汤:干姜、附子、甘草。

6、白通汤:干姜、附子、葱白。

7、益元汤:附子、干姜、艾叶、人参、黄连、知母、麦冬、五味子、甘草、葱白、姜、枣。

8、理中汤:白术、人参、炮姜、炙甘草。

9、附子汤:附子、人参、白术、白芍、茯苓。


【药物分类】

1、散寒:麻黄、桂枝、紫苏、羌活、独活、细辛、葱白、生姜。

2、逐寒回阳:附子、肉桂、干姜、炮姜、吴萸、丁香、乌药、荜茇、胡芦巴、硫黄、乌头、巴戟天、益智、茴香、艾叶。


摘自:谦斋医学文稿/秦伯未著;孙其新,孙丽那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葛根   羌活   干姜   脉象   附子   歌诀   葱白   麻黄   桂枝   阳气   生津   伤寒   甘草   病因   人参   手足   处方   中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