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斋中医处方学之病因十四纲辨证(燥)辩证

病因十四纲辨证(燥)辩证


五、燥


因季节气候干燥而出现枯燥证状,属于外因的燥;由于津液不足和高热以后产生的燥证,则为内因。前者常见于冬秋,故有“秋燥”的名称。


这两种不同原因的燥证,治法亦有出入,在“燥者濡之”的原则下,秋燥兼用疏表,津液不足等但与滋养。


(一)秋燥


【主证】

咳呛无痰、咽喉干燥、口唇皮肤不滋润或脱皮及破裂、脉象右手数大。


【辨】

秋燥亦为外感之一,病在上焦,以干咳、唇燥等为主证;也有兼微寒微热或头胀等。不同于感冒风寒的恶寒高热、骨节酸疼等的严重。


【治法】

辛凉清润法。


【论】

外邪当辛散,辛散多发汗劫液,此证既属于燥,只宜清润中佐入辛凉,方如桑杏汤。


【歌诀】

秋燥干咳咽唇燥,鼻干微热头胀扰;

清润之中佐辛凉,右手数大桑杏疗。


【歌诀解释】

前两句,意思是秋燥主证多见干咳、咽喉干燥、唇燥皲裂、鼻干、微热、头胀等。后一句,“右手数大”指秋燥的脉象,“桑杏”为桑杏汤。


(二)津液枯燥


【主证】

干咳或吐黏沫或带血点、消渴、食难下咽、皮肤皱揭、筋急爪枯、下肢痿弱、大便燥结、脉象微细涩小或虚弱浮芤。


【辨】

内伤燥证须分三焦,在上属肺,多干咳口干;在中属胃,多消渴,食下噎膈;在下属肠,多大便艰难,也有因脾不能运行津液而大便难者,称为"脾约”。


燥证多形体消瘦,肌肤少泽,如果筋急爪枯,两足痿弱等,为燥伤血脉,与肝病肾阴有关,不能单顾津液一面。


【治法】

1.清燥润肺法。

2.清胃生津法。

3.润肠通幽法。

4.滋燥养营法。


【论】

燥在肺宜清燥润上,方如沙参麦冬汤;燥在胃宜清胃生津,如消渴方;燥在肠宜润肠通幽,如五仁丸,也可佐入泻药,如脾约麻仁丸。血虚生燥,病在血脉者宜滋养肝肾,方如滋燥养营汤。


【歌诀】

津燥干咳黏口干,消渴噎膈大便难,

消瘦皮皲筋拘急,爪枯足痿伤血辨;

清燥润肺胃生津,润肠通幽滋燥营,

沙参麦冬消渴方,五仁脾麻滋燥营。


【歌诀解释】

前四句,是根据十四纲原文中内燥在肺、胃、肠及燥伤肝血肾阴的顺序编纂而成的。证见干咳、吐黏沫、口干、消渴、噎膈、大便艰难、形体消瘦、皮肤皲揭、筋急爪枯、两足痿弱等。后两句,“沙参麦冬”为沙参麦冬汤,“消渴”为消渴方,“五仁”为五仁丸,“脾麻”为脾约麻仁丸,“滋燥营”为滋燥养营汤。


总结:燥分为秋燥、津液枯燥。


秋燥是因季节气候干燥而形成的,属于外因所致,常见于冬秋;而因津液不足和高热后产生的燥证,属于内燥。


具体治法:

秋燥采用辛凉清润法。

津液枯燥采用清燥润肺法、清胃生津法、润肠通幽法、滋燥养阴法。


【方剂选要】

1、桑杏汤:桑叶、杏仁、沙参、贝母、香豉、山栀皮、梨皮。

2、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玉竹、甘草、桑叶、扁豆、天花粉。

3、消渴方:黄连、生地汁、天花粉、牛乳。

4、五仁丸:柏子仁、松子仁、杏仁、桃仁、郁李仁。

5、脾约麻仁丸:麻仁、杏仁、白芍、大黄、枳实、厚朴。

6、滋燥养营汤:当归、生她、熟地、白芍、甘草、黄芩、秦艽、防风。


【药物分类】

1、清燥:桑叶、瓜蒌皮、山栀皮、梨皮、枇杷叶。

2、润燥:沙参、石斛、麦冬、玉竹、生地、天花粉、藕汁、牛乳。

3、润肠:麻仁、柏子仁、郁李仁、瓜蒌仁、松子仁。


摘自:谦斋医学文稿/秦伯未著;孙其新,孙丽那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噎膈   天花粉   沙参   脉象   歌诀   津液   麦冬   桑叶   清润   生津   高热   杏仁   病因   处方   大便   枯燥   干燥   中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