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秀文:“连翘”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

导读:连翘,疏散风热,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要用于外感及外科疾病。那么,连翘用于妇科,有什么独特之处呢?一起来学习一下班秀文先生的经验吧!



连翘芬芳轻扬,具有辛散之性,能和营调气,通达上下,善清冲任血分之瘀热,且解毒不伤正、利湿不损阴,不仅能广泛用于治疗内、外、儿科之疾,在妇科临床中若配伍得当,则平中见奇,略陈于下。



01

清郁热、凉血和营治经病



妇人以血为用,血分易虚易瘀。


若感受热邪或素体阳盛,过食温燥或七情过极、五志化火致血分蕴热,热伤冲任,迫血妄行,可致经血过多,甚则崩漏;


热灼津伤,血结而不散,脉络受阻,可致经行腹痛、头痛、身痛诸疾。


连翘辛苦而寒,善入血分解郁清热,凉血和营,行血散结,使血热能清,血结能散,则血循常道,脉络通畅,血止痛消。


用于妇科因热邪壅盛所致之月经量多、崩漏、痛经等疾,疗效卓著,可用四物汤或两地汤加连翘治之。


又如湿热所致经行前后少、小腹灼热疼痛,阴道灼痛、便清溺黄者,可用连翘配《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和二妙散治之。


当归芍药散主治妇人“腹中诸疾痛”,连翘既能助二妙散清泄湿热,又能散结化瘀、流通气血,诸药合用,则湿祛热清、气调血和而痛止。



02

利湿浊、清热解毒疗带下



带下病,多因摄生不慎,外感湿毒或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湿热流注下焦,损伤冲、任、带三脉所致,故带下为患总以湿瘀为纲。


连翘性寒而能胜热解毒,味苦降则化湿祛瘀,其气清馥芳香,更能除秽和中;


故丹溪谓其能“泻心火,降脾胃湿热”,治疗湿热带下有清泄芳化、解毒利湿之功。


如治疗脾虚所致带下绵绵或黄白相兼、阴痒、纳少便溏者,可用完带汤加连翘治之。


完带汤培中胜湿,佐以连翘清利湿热,既能助脾升清输布,又能醒脾除秽,俾脾升而健,湿源自绝。


对湿瘀胶结为患,胞络损伤而致赤白带下或经漏者,可用连翘与异功散、海螵蛸、茜草、小蓟配伍,取其凉血化瘀、清热利湿之功,使湿瘀并祛,赤带消失。


对湿热壅盛,阴津受损,症见带下黄稠、臭秽或房事后阴道灼痛,口干便结,脉细数者,用连翘与增液汤或八仙长寿饮配用,则养阴清热、利湿而无伤阴之虞。



03

清心火、通畅三焦愈子淋



子淋以孕妇小便频数窘涩,点滴疼痛为特征。其为患多系阴虚热炽、津液损伤之证,攻之不可,利之不能。


盖心主血,胞脉属心而络于胞中,妊后精血下聚养胎,阴血不足,心阳偏亢。


若素性抑郁,郁久化火,心火偏旺,移热于小肠,可致膀胱湿热郁热郁结而为淋。


治疗除清心火、利湿浊,恢复三焦气化功能外,尚宜选用祛湿不伤阴津,散结解郁之品,顾护胎元。


连翘药性平和,清热利水,行三焦而调水道,寒而不凝,利而不伐。


《本经逢原》言其善“泻心经客热......利小便”,唐代《药性论》云其“主通五淋,小便不通”,与其他清热利湿药相比,连翘用于孕妇或体虚淋证,有利湿不伤胎、祛邪不伤正之妙。


如治疗孕妇小溲淋涩,量少而黄,心烦口苦,舌红少苔,脉细数等阴虚心火偏亢者,可用连翘与《伤寒论》猪苓汤配伍,以育阴清热、利尿通淋。


治疗肝经湿热下注,少腹、小腹胀痛,尿频涩痛者,则重用连翘20g,与柴胡、白芍、鲜粽叶根、通草、车前草等配伍,则养血柔肝、清利湿热,相得益彰。



注:本文选摘自《跟名师学临床系列丛书——班秀文》,班秀文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2010年6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连翘   妇科   汤加   郁热   崩漏   外感   灼痛   心火   芍药   清热解毒   药性   湿热   损伤   孕妇   带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