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三字经派传承人宋飞:儿推传承,一定是传承老一辈精神和方法

近日,由侃侃儿童健康教育、赵鉴秋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及脏腑点穴联盟等共同组织的《赵鉴秋三字经派小儿推拿系统班》2018年第六期,在山东青岛正式开课。

中医儿科名家、儿推泰斗、三字经派小儿推拿代表人赵鉴秋教授,及其子宋飞老师,担任此系列课程主讲老师。

专访三字经派传承人宋飞:儿推传承,一定是传承老一辈精神和方法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简介

清代光绪丁丑年(1877年),徐谦光著《推拿三字经》,创立推拿三字经学派;后来一代代前辈继承了徐谦光三字经派的精华,在此基础上研究小儿推拿三字经派。

在国家抢救名老中医政策下,赵鉴秋教授于上世纪60年代,师从著名惊风专家鹿瑞芝和李德修,作为学科带头人继承并发扬三字经派小儿推拿的学术经验,应用于临床,其1991年著作《幼科推拿(三字经派)求真》一书(再版更名《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宝典》),为该流派首次全国出版发行的书籍,使三字经流派为全国医疗界所熟知,并以其独特疗效和方法享誉国内外,此书也成为推拿三字经流派的代表著作和临床指导文献。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具有取穴少而精,擅用独穴,手法简练,易学易会,疗效较高的特点,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通过四诊八纲辩证,以穴位抵药物施治,不仅对日常保健和常见病疗效很好,而且对很多疑难杂症效果显著。

开课期间,儿推盛世集团也有幸专访到宋飞老师。宋飞老师就儿推传承话题,与我们做了一次深入交流。

专访三字经派传承人宋飞:儿推传承,一定是传承老一辈精神和方法

以下为儿推盛世对宋飞老师专访内容

(经编辑)

“小儿推拿,是一种最有效的儿童健康解决方案。”

为什么这么说?小儿推拿是中医儿科外治法的一种,流传了千百年,是所有中医外治法中,孩子最易接受、易操作、正确操作无副作用,且见效快的一种,有很强的推广意义和需求。

这几年随着绿色健康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使小儿推拿得到大力发展。虽然很多地方近几年才开始推崇小儿推拿,但它本身源远流长。三字经派小儿推拿是由徐谦光先生于1877年创立,至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是传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的几大流派之一。

作为赵鉴秋三字经派小儿推拿系统班的创办人,我走上小儿推拿传承之路,得益于我的母亲 —— 赵鉴秋,赵老。以前她在青岛市中医院做儿科主任时,便极力倡导外治法。

“我觉得儿推之于赵老的各种机缘,都和她自己的刻苦分不开。”

赵老是1939年生人,1958年进入三甲西医院的中医科工作。刚开始参加工作恰好国家开始大力挖掘和培养中医人才。因为赵老机敏好学,文笔流畅,字写得很漂亮,便有幸作为“名师高徒”跟随鹿瑞芝老师学习。鹿老针药并施治惊风,是全国很有名的专家。机缘巧合之下,赵老就继承了鹿瑞芝老师的衣钵。

鹿老去世以后,赵老总结鹿老治惊风的经验,在山东省学术交流会上交流,专家组在鉴定的时候就发现鹿老针药并施治惊的方法,是继承了北宋儿科鼻祖钱乙治惊失传的部分,非常重视。青岛市中医院在1955年成立,有许多名老中医,其中以三字经派小儿推拿李德修,李老为代表。赵老于1963年调到青岛市中医院,与李老等一同在儿科工作,便开始跟着李老学习。

赵老从小对于学习就很刻苦,成绩也一直很好,到了医院工作业务考试也多次第一。小时候印象最深的便是,我一觉醒来,她一定还在微微发黄的台灯底下伏案学习。李老去世后,八九十年代赵老担任儿科主任,为传承发扬小儿推拿等儿科技法作出重要贡献。

文革之后,时任省卫生厅张厅长很看好小儿推拿,很重视三字经流派,也一直很鼓励,支持赵老总结写书。当时三字经流派还没有正式出版发行的刊物,赵老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用了整整三年时间,通宵达旦地写了这本《幼科推拿(三字经派)求真》(再版更名《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宝典》),里面所有案例都是真实病例。这本书是三字经流派传承了一百多年之后,第一次正式出版发行的刊物,也是临床指导性文献。当时在市面上有学院的教科书,但是关于这种流派传承的书籍是几乎没有的。现在从业人员多了,估计90%人都看这个书。可以说,这本书的贡献非常大。

而且在她任儿科主任的时候,总是通过各种机会在业内宣讲外治法,不光三字经推拿,还有小儿脏腑点穴等,让更多人知道了它们。

所以好多人说赵老是“中兴之臣”,我觉得特别恰当。

“老一辈专家就像球星!”

跟着老一辈专家,我学到最多的其实是他们的这种包容与平和,不光是技法的传承,更多的是他们的风骨和思想。

我总觉得老专家就像球星,和大家一起中规中矩踢完90分钟,看似没有什么亮点,但是就那一传一射往往让人赞叹谁都模仿不来,这才是最厉害的。

一次我在门诊看病例,一上午十来个病号,有多动症,癫痫、咳喘、疳积、先天不足等,这些病在很多门诊其实都不一定能见到,而在赵老这里经常会遇到。再一看诊治,有几个脾胃病诊断不尽相同,但用法相同,我当时有些疑惑。 而赵老就说了四个字——“异病同治”!

我这才恍然大悟。所以这就是我刚才说的,像球星一样,一针见血。

“把老一辈专家的精神和风骨传下去,这才是最重要的!”

当我正式拜师赵老后,她对我非常严厉。布置的功课,不背完不准回来,不允许找任何借口,也不存在所谓的“母子情分”。

她的这种要求,不光是对技法和学术,其实就是严谨认真的医学精神。他们救死扶伤,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卑不亢,不许触犯自己原则。包括许多老大夫、老专家,都是这样的坚持。

这是我感受到的老一辈专家的精神,不仅是在医学圈需要,也是咱现在中国所缺少的。所以咱们不管做平台还是做传承,我觉得要把这个发扬传承出去,这比别的要重要得多。技术方法可以学,今天学不完,明天学。但精神最重要,精神一定要发扬传播出去。

“对于开设《赵鉴秋三字经派小儿推拿系统班》背后其实有一些渊源。”

赵老之前因工作劳累其实身体一直不太好,这些年身体越来越好了,精神头也杠杠的。按照赵老以前的想法,她觉得认真地把学问做好,把技术做好,就行了,有精力就多写几篇论文做研究!

但说实话,早几年前市场没多少人关心小儿推拿发展。所以我就想,我得发展这个事,我得把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和小儿脏腑点穴传承下去。

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她后,她首先就告诉我:别搞商业化!

这也是我们初期没有急于走线下开店拓店这条路的原因。而这直接促成了我后来的开班原则:传承之路,一定要有意义,而绝非图利!

“我的思路是:我们一定要把老一辈的东西“原汁原味”地传下来。”

这些年来围绕儿推传承,我们主要做了两块,一块是做内容输出,就是线上线下精品课程;另一块就是汇聚赵鉴秋学生弟子组建传承讲师团。同时我们也申请了几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引领大家关注老一辈心血,加以保护。

对于《赵鉴秋三字经派小儿推拿系统班》,为什么要强调“赵鉴秋”三个字?

当年,我们接到很多学员真切的诉求。他们特别希望赵老师,以及我们(学生弟子),能给他们系统讲课。有位学员说,他已经花了十几万学儿推,其中也听了好几家讲三字经小儿推拿,但每一家讲的不太一样,他就盼望有机会能跟代表人赵老学习解惑。

这样的诉求一个个听下来,我们觉得:这确实是个问题

所以,我们强调”赵鉴秋“三个字,就是想强调赵老不仅传承发扬三字经推拿,技术方法原汁原味,更想强调这一份从医60年的老专家的精神与执着,一代代人的不懈付出——这也是任何传承的根源!

现在赵老身体也很好,淡泊名利,在我们的动员下,赵老现在很乐意为大家讲课。

关于这个,还有个有意思的小插曲。几年前系统班刚开课时,我们怕赵老身体吃不消,就说让她讲一部分,剩下我们来讲就行。但老人家非常执着,说:”人家要来跟我学,我就必须从头讲到尾,这是责任。“经常白天讲下来,一讲就是一整天。毕竟80岁的人了,我们看着很心疼,但老人家只要一到讲台,劲头就特别足。

而且,赵老讲课也特别认真。即使这些知识都信手拈来,但每次开讲前,她都要花足时间备课。她常说:“科学来不得半点的虚假和骄傲。”这也影响我每次讲课准备都丝毫不敢懈怠。

专访三字经派传承人宋飞:儿推传承,一定是传承老一辈精神和方法

专访三字经派传承人宋飞:儿推传承,一定是传承老一辈精神和方法

赵鉴秋老师在课堂

“想学真本事,必须扒层皮!”

加上我们的“赵鉴秋小儿脏腑点穴精华班”,我们系统班开班一共有12期了,学习人数超500人,他们分布在全国31个省市,南到海南,北到黑龙江,西到新疆边境,香港、新加坡,其他海外城市都有我们的学员。他们有1/3在医院卫生系统,有一、二、三甲医院的业务骨干医生,甚至个别的院长,剩下2/3就是在民间开设门店,有的都已经开了十几二十家店了。

对于他们的成绩我们自然很欣慰,但我想说:想在这个行业吃饭,真的容不得一点投机取巧,必须要靠真本事。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比如,可能有的朋友看到我在学习儿推成长路上取得的一点点成绩,但在这背后我所下的苦功,有的人是看不到的。常让我想起一位球星的回答:你见过凌晨4点的天空吗?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同样,来这里参加系统班学习的学员,十几天经历的高负荷学习,其他人也一定难以想象!

大家说这个班是”12天课“,实际上这个说法不准确。如果按周期换算下来,这个系统班真正的周期应该是1-2年。包括病类,我们在书上42大类病基础上,又完善成46大类,大类里面又分出不同病种,加起来共有约200个临床常见病症。

赵老和我先给大家集中系统讲课,过完知识点再强化记忆,然后安排临床强化实践,实践完了之后也可能再回来跟临床。这跟行业主流的”临床带教“有所不同。

每天,大家从一大早就开始练功学习,到晚上九、十点还在讲课学习强化训练,理论与临症相结合,下课后依然要在班级群里完成作业,老师也会不定期认真点评每位学员的作业完成情况。

接近”魔鬼式“的高强度强化训练学习下来,大家都有了不小的提升。即使学习完成回到自己家中,大家在班级群里的学习探讨也没有停止,我们看到也会点评。以后,当大家在线下店临床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还可以继续上门诊学习。

所以,在这个班级学习是一个坚持一两年下来的、长期的过程,要做好“扒层皮”的准备。

“要说学儿推的捷径,确实有两个!”

我们说的”原汁原味“地传承,这里面的一招一式都有方可循,是赵老60年认真钻研下来的经验经方、手法技巧,这是特别宝贵的经验,也是需要传承下去的。

如果说,这个行业有所谓捷径,确实可以说有两个。也是古语常说的:师父领进门,学习在个人。第一,就是老师,跟这些传承的老专家学习是最好,而且必须要跟下来;第二,就在个人,需要你勤奋,还确实得有悟性。在此基础上,跟名师、读经典、擅总结、多临床。

你看同一个班同学就能看出来,老师说的同样一句话,他们的反应不一样。

举个例子,我们说影响小儿推拿疗效的因素,可以说就十个字:辨证、取穴、手法、时间、护理。有的人背过了,也考过了,但还是不会用,而有的人就能灵活运用。

一说辩证,脑子就出来流程图,首先主诉,听家长怎么说;然后望诊,查四诊;然后你就要有意识想到面色、舌苔、吃饭问题。最后必须得有整体观念。有的孩子容易感冒,能光治感冒吗?一定要想孩子为什么感冒!

其实现在有些小儿推拿师,包括个别医生,你会发现他的调理思路还是西式思维,忽视了中医的精髓: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头痛治头,脚痛看脚,全看表证。很多病的根源是在于脏腑功能是否平衡,五行是否平衡,就这么简单。说是简单一个事,但很多人想不到。

“参加了这个课,就要有责任和使命!”

我们一直对学员们强调,参加了这个课,就要有责任和使命,一起把小儿推拿做好,发扬光大。技术可以天天学,途径也有不少,但是老一辈学者的这种思想精神和学习方法,才是我们最想传播给大家的。

而对于行业里的一些“乱象”,我觉得大家都想学小儿推拿是个好事,想去传播它也是件好事,但要不断学习,传播正确的理念和方法。从学习者角度来说,还是要学会分辨,就像我们刚刚说到的学习的“捷径”,如果有机会领略老专家的风采,最好不要轻易错过,哪怕是开阔眼界那也必然是另一番风景。

作为一名儿推的传承者来说,我只希望大家都能做好自己。”打铁还需自身硬“,尽自己所能,精研技术、传播精神,一定要修炼自己的内功,找对出发点,为整个行业大局发展和历史传承有一些着想。“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觅暗香”!

尊重历史,尊重事实,传播正能量,这是所有人都该坚持的原则!

- End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惊风   青岛市   精神   脏腑   流派   儿科   疗效   小儿   球星   学员   专访   中医   老师   经验   方法   专家   系统   宋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