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乏是病态的吗?中医教你轻松解秋乏,现在知道还不晚

秋乏是病态的吗?中医教你轻松解秋乏,现在知道还不晚

十月一小长假过后,孩子们的午休时间也会有所更改,小朋友的生活作息时间将会进入一个调整期。

如果不做好准备,宝宝就可能会出现疲乏懒怠的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秋乏。

夏季天气炎热,孩子可能晚上休息不好,白天容易犯困不难理解,但是为什么到了气候宜人的金秋时节,宝宝还会出现秋乏现象呢?

秋乏是病态的吗?中医教你轻松解秋乏,现在知道还不晚

中医解秋乏


秋 乏


首先,秋乏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调节现象。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儿,睡不醒的冬三月”。

炎热的夏天,孩子的皮肤湿度和体温升高,身体大量出汗造成了水盐代谢失调,肠胃功能减弱。

如果再不能得到充足的睡眠和舒适的环境调节,宝宝机体就会处于一个过度消耗能量的阶段。

而如今气候变得凉爽宜人,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

秋乏是病态的吗?中医教你轻松解秋乏,现在知道还不晚

中医解秋乏

宝宝出汗明显减少,机体进入到了一个周期性的休整阶段,水盐代谢开始恢复平衡,消化系统功能也日渐正常。

然而此时却能常常看到宝宝无精打采的,做什么事都提不起来精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秋乏”。

“秋乏”是对盛夏时节人体超常消耗的补偿反应;也是机体得以补充恢复所表现出的“保护性措施”;还是机体内外环境达到新的平衡的过渡现象。

秋乏是病态的吗?中医教你轻松解秋乏,现在知道还不晚

中医解秋乏

那么在中医上是怎么看待秋乏的呢?

中医认为,引起秋乏的根源在于宝宝的身体“阳气”不足。

阳气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元气,它储藏在人体的肾里,我们的五脏六腑之所以能够正常运行,就是因为阳气的推动作用。

夏季气血充于表,至秋气机下沉,但仍气动于先,血动于后,肌肤腠理多血而少气故易出现疲乏。

且秋主燥,燥热耗气伤阴,气虚则出现四肢无力、神疲懒言、阴虚则感口干、咽干。

秋乏是病态的吗?中医教你轻松解秋乏,现在知道还不晚

中医解秋乏

除此之外,宝宝饮食不当也会引起”秋乏“的现象。

吃得过多,胃肠为了完成消化吸收,不得不增加血液供给,这样大量的血液流向消化道,外周组织和大脑的供血就会相应减少,宝宝就会感到困倦。

秋乏是病态的吗?中医教你轻松解秋乏,现在知道还不晚

中医解秋乏


秋乏的调节


了解中医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身体有3大养生穴位,常按可缓解身体疲劳,提神解乏、升举阳气。

太阳穴

【功效】:提神、缓解头痛

【位置】:位于眉梢与眼外角连线中点,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方法】: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分别置于两侧太阳穴,轻柔缓和地环形转动,持续 30秒,局部微微感觉酸胀即可。

秋乏是病态的吗?中医教你轻松解秋乏,现在知道还不晚

中医解秋乏

百会穴

【功效】:提神醒脑、升举阳气

【位置】:位于两耳连线与头顶正中线的交点。

【方法】: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叠按于百会穴位,缓缓用力,有酸胀感为宜,持续30 秒,同时可做轻柔缓和的环形按揉,反复5次。

秋乏是病态的吗?中医教你轻松解秋乏,现在知道还不晚

中医解秋乏

风池穴

【功效】:提神,缓解眼睛疲劳

【位置】:位于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位置。

【方法】:保持身体正直,两手拇指分别置于两侧风池穴,头后仰,拇指环形转动按揉穴位1分钟,可感到此处有明显的酸胀感,反复5次。

秋乏是病态的吗?中医教你轻松解秋乏,现在知道还不晚

中医解秋乏

缓解秋乏小贴士


1、每天多睡一小时,每天保证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最好让宝宝养成十点之前睡觉的习惯。

2、饮食上要注意清淡、合理营养,忌辛辣刺激,包括辣椒、生姜、花椒、葱、桂皮及酒等,从中医上讲这些食品容易加重秋燥对人身体的危害。

3、加强锻炼,做好小儿节气推拿,补充阳气,帮助宝宝适应节气变化对身体产生的不良影响,不得病,少得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风池   中医   阳气   太阳穴   节气   穴位   环形   提神   机体   病态   拇指   功效   现象   身体   位置   轻松   宝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