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养生:外御寒,内清热;帮助宝宝调理脾胃,度过寒冷秋冬

霜降养生:外御寒,内清热;帮助宝宝调理脾胃,度过寒冷秋冬

霜降养生:外御寒,内清热;帮助宝宝调理脾胃,度过寒冷秋冬

九月中,

气肃而凝,

露结为霜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气肃而霜降,

阴始凝也。

——《二十四节气解》

这两句古语,是在告诉我们,霜降过后,天气逐渐变冷,温度可能会骤降到0℃以下,露水也会凝结成细微的冰针或霜花。


霜降气候特点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也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时段。

霜降过后,气温可能会骤降,早晚天气较冷,中午相对来说暖和一些,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

没错又是秋燥。

霜降养生:外御寒,内清热;帮助宝宝调理脾胃,度过寒冷秋冬

柿子

秋燥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出现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种病症。

“燥”又被分为两种不同的性质:一偏于寒,一偏于热,即“凉燥”、“温燥”。

如今因为温度变冷,秋温燥也就随之转变成了秋凉燥。


霜降为什么要推拿?


霜降推拿,也是小儿节气推拿之一。

为什么要注重节气推拿?来跟我一起回顾一下知识点。

霜降养生:外御寒,内清热;帮助宝宝调理脾胃,度过寒冷秋冬

节气推拿


《黄帝内经》中提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每一个节气的到来,都意味着自然界中天地之气的转换,对我们的生活、作息、身体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而孩子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对于外界的变化也更为敏感,节气前后,阳气不足的宝宝,生病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节气推拿"可以根据特定的时令节气,调和“天”、“人”之间的阴阳。

并结合宝宝自身的体质特点,来选取合适的穴位进行推拿,最大限度地调动宝宝身体的潜能,以应对环境变化,抵御疾病,增强宝宝的抵抗力。

霜降养生:外御寒,内清热;帮助宝宝调理脾胃,度过寒冷秋冬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霜降时节是秋冬气候的转折点,宝宝体内的阳气会经历一个由收到藏的过渡。

而民间有“冬补不如补霜降”、“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的讲法。

从中医角度来分析,秋令属金,脾胃为后天之本,再根据四季五补的相互关系,此时宜平补,尤其应健脾养胃,以养后天。

四季五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

霜降养生:外御寒,内清热;帮助宝宝调理脾胃,度过寒冷秋冬


霜降应如何推拿?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对以下13个穴位来进行选择。

1、外劳宫

外劳宫具有温中和胃、健脾的作用,尤其是温里寒,温中下焦之寒,对于阳气虚损,脾胃虚寒,久泻不止,受凉腹痛,尿床疝气等病症疗效显著。

霜降养生:外御寒,内清热;帮助宝宝调理脾胃,度过寒冷秋冬

2、四横纹

四横纹有行气散结、消食导滞、止咳化痰的作用,主要调理伤食、厌食及口疮、扁桃体炎等症。

霜降养生:外御寒,内清热;帮助宝宝调理脾胃,度过寒冷秋冬

3、顺运八卦

运八卦有行气的作用、消食导滞、止咳化痰的功效,适应各种体质的孩子,腹泻便秘,积食厌食,咳嗽痰多等症状。

霜降养生:外御寒,内清热;帮助宝宝调理脾胃,度过寒冷秋冬

4、清补脾

清补脾可以补血生肌,去湿化痰。

霜降养生:外御寒,内清热;帮助宝宝调理脾胃,度过寒冷秋冬

5、揉板门

板门穴,又被称之为脾胃之门,揉板门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运达上下之气的功效。

适用于治疗上吐下泻、食积、腹痛或、或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病症。

霜降养生:外御寒,内清热;帮助宝宝调理脾胃,度过寒冷秋冬

6、清胃

清胃有和胃降逆止呕止吐的功效。

霜降养生:外御寒,内清热;帮助宝宝调理脾胃,度过寒冷秋冬

7、清补大肠

清补大肠有调和气血的作用,促进肠道运动,清利脏腑湿热。

霜降养生:外御寒,内清热;帮助宝宝调理脾胃,度过寒冷秋冬

8、分腹阴阳

分腹阴阳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食的功效,是治疗腹部疾患的常用手法。

霜降养生:外御寒,内清热;帮助宝宝调理脾胃,度过寒冷秋冬

9、摩腹

摩腹可以调理气机,理气活血,健脾和胃;顺摩腹可调理积食,实秘等;逆摩腹,可调理寒泻,脾虚等。

霜降养生:外御寒,内清热;帮助宝宝调理脾胃,度过寒冷秋冬

10、捏脊

具有疏通脏腑、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的作用,适用于一切虚弱之症,尤其消化道病症。

霜降养生:外御寒,内清热;帮助宝宝调理脾胃,度过寒冷秋冬

11、揉中脘

揉中脘主要有健脾和胃、消食和中、对腹胀腹痛、泻泄呕吐、食欲不振等有效。

霜降养生:外御寒,内清热;帮助宝宝调理脾胃,度过寒冷秋冬

12、揉足三里

揉足三里可以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适用于一切脾胃问题。

霜降养生:外御寒,内清热;帮助宝宝调理脾胃,度过寒冷秋冬

13、推七节骨和下推天柱骨

推七节骨可上可下,调理腹泻和便秘。热证的便秘下推七节骨,寒证的腹泻上推七节骨。

霜降养生:外御寒,内清热;帮助宝宝调理脾胃,度过寒冷秋冬

下推天柱骨主要用于止呕止咳,消化道病症在恶心呕吐的时候用的最多,适应于各种呕吐,不分寒热。

霜降养生:外御寒,内清热;帮助宝宝调理脾胃,度过寒冷秋冬

角角温馨提醒:

在日常还应注意做好“外御寒、内清热”,可以在睡前用热水泡泡脚,驱散体内的寒气。

在饮食上要多吃生津润燥、宣肺止咳作用的食物,例如柿子、梨、苹果、橄榄、洋葱、芥菜、萝卜等,搓揉迎香穴鼻翼两侧,都有助于预防呼吸道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霜降   脾胃   天柱   宝宝   脏腑   阳气   可能会   食欲不振   消化道   节气   穴位   病症   阴阳   功效   秋冬   寒冷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