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爆朋友圈的“三伏”攻略,哪些更实用?


三伏攻略

推荐:★★★★★

【三伏时间】:


初伏:2021年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2021年7月21日-8月09日
末伏:2021年8月10日-8月19日


前段时间的雨下得是真的痛快,这两天放晴,天又开始热了,在室外待五分钟就能汗流浃背,真不愧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段——“三伏”!

那么对于这个一年中最热的时期,该做好哪些措施,平安度夏呢?

刷爆朋友圈的“入伏”攻略都有哪些?

一起来看看吧~

刷爆朋友圈的“三伏”攻略,哪些更实用?

刷爆朋友圈的“三伏”攻略,哪些更实用?


刷爆朋友圈的“三伏”攻略,哪些更实用?

01夏季多喝热水


生水寒凉伤脾,而脾喜燥;吃冷饮、喝凉的瓶装水、吹空调都是容易引起脾气虚的因素。

一方面,喝凉水只能短暂降低人体体温,但也因为毛孔收缩更不利于散热,而喝热水更有利于毛孔打开,排出汗液,驱走身体热气,起到解渴解暑的作用。

另一方面喝热水还能加速身体的血液循环,促进水分代谢,通过喝热水排汗来加速体内毒素排出,预防疾病。

喝热水暖肠胃,可以促进肠胃蠕动,促消化,加速体内废物排出。晨起喝一杯热水可洗涤肠胃,湿润肠道,软化大便,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

刷爆朋友圈的“三伏”攻略,哪些更实用?



刷爆朋友圈的“三伏”攻略,哪些更实用?

02夏季该出汗时就出汗


《传家宝》里记载:夏三伏极热时,汗要多出,则周身所染风寒湿气,由汗而出,可保一年无病。


这里所提倡的出汗,叫“动汗”,就是运动、劳作、艾灸,或者吃一些辛温食物让身体主动出的汗水。

这种出汗相对于“静汗”,能帮助身体气血运行,把体内更深层次的寒湿排出去。

那么对于孩子来说,怎么合理地安排出汗时间与一些准备措施呢?


一般建议上午不开空调,让孩子出点汗,也可以给孩子晒晒后背。
中午特别热的话可以开着空调吃饭,否则会影响食欲;然后睡个午觉,到三点把空调关掉,让孩子出着汗玩。
等到下午五六点钟,太阳不大了,可以准备一些酸梅汤带着孩子去楼下活动玩耍。


说实话,夏季暑热,空调肯定是要用的,但不要贪凉,注意保护好关键部位,比如孩子的脚,后背大椎,肚脐等,就可以避免掉很多受寒问题。

饮食清淡好消化,保护脾胃不被湿冷邪气侵犯,也就不容易感冒。

刷爆朋友圈的“三伏”攻略,哪些更实用?


刷爆朋友圈的“三伏”攻略,哪些更实用?


03晒晒太阳,养护阳气


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

这时,孩子体内的纯阳和外界的阳气互相呼应,阳气内外的蒸腾与发散,纯阳进一步成熟,就可以为长高储蓄动力,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了。

前面提到了给孩子晒后背,那具体怎么晒呢?

选择天气晴朗的早上,穿上清爽又宽松的衣服,准备一壶温水,背朝阳光,晒一晒头顶、脖子后面和整个背部,晒30分钟就好。

边晒边做做热身运动,这一天都会觉得身体暖洋洋的。


9点之前的太阳温和,阳气初起又比较纯净,正适合补阳。
头为“诸阳之会”,是人体阳气汇聚的地方,能调畅气血,通畅百脉;后背是人体督脉循行之处,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阳经。

晒头部和背部有助于人体阳气的吸收。
其他时间晒太阳,阳光比较炙热,要适当地戴太阳镜和帽子,避免阳光直晒皮肤和眼睛,引起灼伤和中暑。

刷爆朋友圈的“三伏”攻略,哪些更实用?


刷爆朋友圈的“三伏”攻略,哪些更实用?

04补阳气,推拿长高高


出生后,孩子生长在慢慢消耗身体的“纯阳”,人体为了维持阳气充盈状态,需要脾胃吸收食物中的水谷精微之气化生成阳气来补充。

那么不难发现,补阳的前提首先要强脾胃。

对于0~6岁年龄较小的孩子,小儿推拿是比较适合的强脾补阳的方法,通过推拿刺激身体穴位,强脾胃的同时还能充分激发身体的阳气。


【做法】:
①捏脊5遍、摩腹(顺、逆时针)3分钟、搓四横纹100~300次,增强健脾胃功能,促进营养物质吸收;
②在强健脾胃的基础上,再推揉涌泉穴50~100次、按揉足三里穴50~100次(双侧同时进行),并屈伸下肢并给一定阻力,以激发人体的阳气;
③有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完谷不化、精神不振等阳虚表现的孩子,可以配合适当艾灸命门穴、关元穴。


刷爆朋友圈的“三伏”攻略,哪些更实用?


05睡眠充足,安神志、消积食


你做工的时候,你体内的阳气也在“工作”。

白天,人体的阳气向外发散游走于身体的各处,以此来温养和卫外;夜晚入眠时,阳气也下班了,开始向体内收敛休息,为第二天的“工作”养精蓄锐。

另外,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孩子,在睡眠时生长激素的分泌是觉醒时的3倍。

那么高质量的睡眠,也是促进孩子生长发育长高高的必需因素。

小孩子饮食如果饮食习惯不规律,晚上加餐加重脾胃的负担,会导致胃不和,降低睡眠质量。

所以尽量在睡前两小时内就不要吃东西了;小儿添加辅食后,也最好能戒掉夜奶;另外还要注意避免高强度的运动和激烈的情绪。

有经验的妈妈可以帮孩子按揉百会穴、印堂穴、板门穴、神门穴,通过推拿和抚摸让孩子平静下来,安神志的同时还能消积食。


刷爆朋友圈的“三伏”攻略,哪些更实用?

刷爆朋友圈的“三伏”攻略,哪些更实用?

刷爆朋友圈的“三伏”攻略,哪些更实用?

刷爆朋友圈的“三伏”攻略,哪些更实用?


刷爆朋友圈的“三伏”攻略,哪些更实用?


06祛湿利水必备——冬瓜汤


在中医治病的时候,如果患者有水肿,比如一些肾炎患者,会加一味药叫冬瓜皮(把冬瓜皮削下来,晒干,一卷一卷的)。

冬瓜皮就有利水祛水肿的作用,所以大家要记住,如果要祛湿,在我们做冬瓜汤的时候,这个冬瓜皮千万不要去掉。

还有薏米,也有泻水湿的作用,可以通三焦,把三焦的水湿卸掉,对于下焦的水湿效果更好。

冬瓜切片和炒薏米放在一起煲汤,选择炒薏米是因为考虑到孩子脾胃偏弱,药性更平缓一些。

对于阳气不那么足的人(经常受寒,手脚凉,流鼻涕),那冬瓜不需要多吃。对于稍微有点热的(尤其是湿热的)就非常适合。


刷爆朋友圈的“三伏”攻略,哪些更实用?



刷爆朋友圈的“三伏”攻略,哪些更实用?

07中医调理胃口差


长夏属土,脾也属土,加上湿热之邪偏重,因此长夏阶段最适合养脾。

而且夏季雨水多、天气湿热,湿邪容易把脾困住,再加上胃气不和,食物囤留在胃里造成食积,胃口也会下降。


夏季胃口差,中医调理有方:
山楂化食消积;
神曲化酒肉之积;
莱菔子和麦芽化米面之积;
半夏降逆和胃,止呕;
陈皮理气燥湿;
茯苓健脾渗湿,止泻连翘清热解毒。


夏季高温会让人食欲减退,因此在食材的烹饪上,凉拌、清炒是夏季最佳吃法,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蔬菜的营养成分。

再辅以适量的醋、葱、姜、蒜和芥末,它们除可促进食欲和消化外,还具有抑菌、降脂、调血压的作用。

刷爆朋友圈的“三伏”攻略,哪些更实用?

刷爆朋友圈的“三伏”攻略,哪些更实用?

08冬病夏治三伏艾灸


今年的三伏满满40天,正是“冬病夏治”的大好时机。

年轻人户外活动较多,出汗后常常不注意保暖,又喜食冷饮,所以很容易感冒。

固护肺气对青少年具有重要的保健意义。

肺俞穴是肺脏之气出于背部之所,还是主宰全身在表之卫气,固护人体之正气不受邪气侵犯。

可以在节气交替前1~2天,灸一灸肺俞穴;或者在感到身体不适或即将感冒时,或进食冷饮后施灸,每次灸5-15分钟左右。

夏天正好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时候,与艾灸的阳热合在一起,温补阳气的作用更强,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阳气最盛的时候艾灸,补益的效果能够达到最佳。

除此之外,在冬天容易发作或容易加重的疾病如:

久咳、哮喘、慢支、鼻炎、慢咽、体虚易感冒、反复咳喘,还有一些关节病痛、风湿等这些冬天的易发病,往往可以在夏天疾病缓解期进行治疗。


关于夏天艾灸开窗户、风扇、空调的建议:

窗户可以开,用来通风排烟,但不要让风直接吹到艾灸者;

而风扇和空调尽量不开,尤其不要让风扇直接对着艾灸者吹,更不要让空调的凉风吹艾灸者。


刷爆朋友圈的“三伏”攻略,哪些更实用?


END


如果你觉得本篇文章不错的话

欢迎转发给更多朋友观看哦


VX搜索并关注

儿推盛世小儿推拿论坛

了解更多小儿健康知识


现在关注公众号
还可以免费领取

儿推门店运营课程、十几种儿推技术课程

刷爆朋友圈的“三伏”攻略,哪些更实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冬瓜汤   艾灸   薏米   阳气   脾胃   后背   小儿   朋友圈   夏季   体内   热水   人体   身体   作用   空调   孩子   攻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