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治病选自《中医皮肤病三焦经络部位辨治》

看图治病选自《中医皮肤病三焦经络部位辨治》

从下焦足太阴脾经治疗足趾部湿疹

桥某某,女46岁。初诊日期:2013年8月6日。

右脚皮肤瘙痒,干燥,起皮皲裂,出水一年。一年前,右脚内侧皮肤瘙痒,出现米粒大小水疱,搔抓破溃后流黄水,然后结痂干燥起皮。反复发作。平素身体健康,只是经常腹泻,服寒凉食物则发作。查:右脚大趾及内侧缘红色鳞屑斑,

从趾甲根隐白穴沿脾经向上漫延。皮损边缘不清,真菌化验(-)。西医诊断:湿疹。证属脾胃虚弱,湿热下注。治宜补脾健胃,清热利湿。方用六君子汤合四妙散加减:

党参15g 白术15g 茯苓15 甘草10g 姜半夏10g 陈皮10g 苍术15g 黄柏6g 牛膝15g 生薏苡仁15g 地肤子15g 黄精15g

泽泻10g

7剂 每日一剂,常规水煎早晚分服。

二诊:前方服七剂后,皮肤瘙痒减轻,红斑色淡,干燥起皮。腹泻又发作,昨日两次。脾虚未复,遇寒则甚。上方减姜半夏、黄柏。加山药15g,再服7剂。

三诊:皮肤已完全不痒,红斑消退,表面基本趋于正常。大便一天一次。二诊方减去地肤子、生薏苡仁、泽泻。又服七剂而愈。

诊疗思路:本案病位在足大趾及足内侧赤白内际处。脚属于下焦,下焦多湿。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纵横部位辨证为下焦脾经湿热。治疗宜清热利湿,用三妙散(苍术、黄柏、牛膝)合五苓散(白术、猪苓、茯苓、泽泻、桂枝)治疗即可。但该患平素脾胃虚寒,经常腹泻,必须补益脾胃以运化水湿。用六君子汤以补内虚,四妙散以治邪实。攻补兼施。二诊时大便稀溏,为黄柏之苦寒、半夏之滑利所致。除减去两味药外,又加山药增加健脾固肠之力。三诊时皮肤已经基本恢复正常,减去清热利湿药,用健脾化湿药以巩固疗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黄柏   苍术   泽泻   牛膝   半夏   白术   太阴   茯苓   脾胃   红斑   湿热   山药   经络   皮肤病   右脚   选自   干燥   部位   中医   皮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