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位辨治医案(十九)清上焦厥少之火治疗中耳炎

孙某某,男,7岁。初诊日期:2012年7月12日。

右耳疼痛流脓水一周。一周前洗澡玩水入耳,耳疼痛难忍,到医院诊断为中耳炎。输液治疗好转,昨天又有感冒症状,一会儿冷一会儿热。坚决不打针,要求服中药治疗。证属手少阳三焦经之火上炎,湿热蒸腾,风邪外乘,内外合邪。治宜清散上焦手少阳三焦经火毒。方用银翘散合小柴胡汤加减:

金银花6g 连翘6g 薄荷5gg 荆芥穗6g 防风5g 桔梗6g 大贝母10g 赤芍药10g炙僵蚕6g 黄芩5g 柴胡5g 山慈菇5g

甘草5g

5剂 水煎取200毫升,早晚分两次服。

二诊:服5剂后,耳已不流脓,寒热往来消失。让其口服小柴胡颗粒、银翘丸以巩固疗效。

诊疗思路:中耳炎病位在上焦耳部,病位辨证属于上焦手少阳胆经。肝胆相表里,肝火上炎也可以导致中耳炎。风邪外乘,出现寒热往来的少阳经症状。治疗内外兼治,和解少阳。方中用薄荷叶、荆芥穗、青防风、连翘辛散祛风解表; 黄芩、柴胡和解少阳,以治寒热往来;赤芍活血凉血消肿。大贝母、炙姜蚕、山慈菇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消疮。桔梗轻散排脓,引诸药直达病所。甘草调和诸药兼解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中耳炎   山慈菇   僵蚕   赤芍   荆芥   贝母   寒热   黄芩   柴胡   连翘   桔梗   甘草   会儿   症状   部位   疼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