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乳腺疾病的部位辨治 (原创)

乳腺位于上焦之下中焦之上,一般是按中焦病辨治。中焦是上、下焦的升降通道。郁堵则百病丛生。所以治乳腺病多从治郁着手。

在经络方面,乳腺属足阳明胃经。《灵枢》曰:足阳明之脉,从缺盆下乳内廉。《针炙经》云:乳中二穴当乳,足阳明脉气所发。朱丹溪曰:胃经见证,胸旁过乳痛。

又属足厥阴肝经。《乳痈论》曰:乳房阳明所经,乳头厥阴所属。

兼属足少阳胆经、太阴脾经、阴维脉之会。《灵枢》曰:足少阳之筋,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其病季胁痛,上引缺盆膺乳。又曰:足太阴之筋,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沈承之曰:直乳下三寸五分,名期门穴,属足厥阴肝经、太阴脾经、阴维之会;下四寸,名日月穴,属足少阳胆经、太阴脾经、阴维脉之会。

乳腺增生病属于中医学“乳癖”范畴,明代陈实功认为“多由思虑伤脾,怒恼伤肝,郁结而成也”。清代吴谦《医宗金鉴》亦云此由“肝脾二经气郁结滞而成”。乳癖发于胁肋,此乃足厥阴肝经之脉循行之地,肝主疏泄,肝气宜舒畅而条达,若情志不遂,忧郁不解,则可导致肝气郁结,气机郁滞,蕴结于乳房胃络,乳络经脉阻塞不通,不通则痛而引起乳房疼痛;肝气郁久化热,热灼阴液,肝郁气滞,肝木克脾,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气滞血癖痰凝,留阻乳络而形成乳房结块。元代朱丹溪曾云:“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清代余听鸿亦提出“治乳症,不出一气字定之矣”的论点,这是对治疗各种乳病总治则的高度概括。欲知详情,请看我的拙著《中医皮肤病三焦经络部位辨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乳腺   阴维脉   足厥阴肝经   拙著   中焦   肝气   太阴   中医学   通则   元代   经脉   经络   乳头   清代   乳房   部位   疾病   男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