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位辨治(26)清朝御医从上焦少阴心火治疗舌尖红粟小眦赤胀

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初八日卯刻杨际和请得皇上脉息左寸关弦软稍数,右寸关沉软滑而稍数,两尺濡弱。夜间咳嗽已止。惟上焦浮火不清,以致舌尖左边起有红粟,左目小眥胀而微赤。耳中尚作烘声。两手仍胀,偶作呛咳,牵引小腹作疼。中州较空,腰腿有时痠痛。今用照原方加减代茶饮调理。

西洋参一钱五分(研) 生地四钱 当归三钱 杭芍三钱(炒)大熟地四钱 杜仲三钱(炒) 莲蕊三钱 川芎一钱五分 甘菊花三钱 桑叶三钱 川贝三钱(研) 酒连一钱五分(研)南薄荷八分 香附一钱五分(炙) 炒栀子三钱 生草一钱五分

水煎代茶

五月初九日卯刻杨际和请得皇上脉息左寸关弦软稍数,右寸关沉软滑而稍数,两尺濡弱。舌尖红粟消平。惟左目小眥胀而微赤。耳中尚作烘声。夜间有时腰痛,睡不解乏,偶作呛咳,牵引小腹作疼。中州较空,手仍发胀,腰腿有时疼痛。今用照原方代茶饮调理。

西洋参一钱五分(研) 生地四钱 当归三钱 杭芍三钱(炒)

大熟地四钱 杜仲三钱(炒) 莲蕊三钱 川芎一钱五分

甘菊花三钱 桑叶三钱 川贝三钱 酒连一钱五分(研)

水煎代茶

原按:光绪帝“上焦虚火不清”,出现种种虚火上炎之见证。舌尖属心,舌尖出粟粒,当是心经之虚火上冲所致。小眥胀而微赤,当系赤脉传睛类眼病,亦是因心经之热。尚有“发自大眥者多属实,发于小眥者多属虚”之说,可供参考。但是临床病之发生,有虚火实火之不同:实火多由于膏梁炙煿,致三焦蕴热,心火上亢而发;虚者多由情志抑郁,思虑过度,心阴暗耗,虚火上扰为患。以光绪帝而论,当系虚火上扰所致。故治疗中清补兼施,标本俱顾。

述评:舌尖赤粟属心火炽盛,为众所周知。目小眥胀而微赤,亦属心火炽盛,往往被人忽视。《灵枢》曰:手少阴之正,出于面,合目内眦。本案部位辨证明确,合二病为一因,清上焦心火,使复杂多变之病得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心火   舌尖   中州   光绪   脉息   炽盛   川芎   川贝   熟地   御医   桑叶   西洋参   虚火   杜仲   生地   当归   清朝   部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