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血压的患病率越来越多?中医:教你二招平稳血压

说到高血压相信大家都是不陌生的,高血压是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据研究表明,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3.0%,患病人数达2.435亿,正常高值血压患病率为41.4%,患病人数4.363 亿。目前为止,高血压的确诊人数还是不断持续上升。

高血压已经成为了全民防治的疾病,超过140/90mmHg这个标准就有高血压的倾向。若长期不控制高血压,将可能导致动脉硬化,引发中风、肾衰竭、视网膜病变、心肌梗塞或猝死等并发症的突发意外。

为什么高血压的患病率越来越多?中医:教你二招平稳血压

中医认为血压升高,其实是身体发出一个警讯,提醒你某个部位出现了阻碍停滞,造成另外一些地方得不到充足的血液养分,所以,身体必须升高血压,加紧送出更多血液到缺乏的地方,如果不找出原因并解决它,只是用药物想把血压「压」下来,可能短时间很快获得降压效果,但无法根本改善高血压问题。

那中医治疗高血压有哪些方面的建议呢?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基本原则是以疏导代替压制,除降低控制血压为外,更关心患者整体症状是否得到改善,能否让患者恢复到原来的健康状态。

血压高的人通常气血运行不顺畅,气积聚在上半身,引起血压上扬,因此,利用按摩头部、耳朵、脚底,或是特定几个穴位,都有助于引导气往下半身行走,借此缓解高血压的不适症状。

中医有哪些妙招可有效缓解血压?

1、穴位按摩

头部

为什么高血压的患病率越来越多?中医:教你二招平稳血压

可用双手指腹全头按摩,然后加强按压百会穴(两耳往上交会至头顶处)、太阳穴(眉尾和眼角之间的凹陷处)、风池穴(在后颈部两侧,发际与脊椎外侧筋处),促进头部血循,缓解头胀、头痛。

脚或下半身

可按揉太冲穴(位于脚背,脚拇趾和食趾间分叉点,往脚踝方向约3指幅宽处)、阳陵泉穴(小腿外侧,腓骨前下方凹陷处)、涌泉穴(在足底,脚掌底前半凹陷处,从第2、3脚趾趾缝延伸到足跟连线约三分之一处),中医常针灸这几个穴位,引气往下走,并有助眠、疏肝理气、调节血压的效果。

2、放松、腹式呼吸、练气功

无论中、西医都强调运动是预防及改善高血压的好方法,成效不亚于药物。运动除了可使心脏强壮,还有助提高睡眠品质、消除疲劳、降低焦虑压力,解决上述问题,血压自然比较稳定。

中医更建议全身性、有助放松的运动,可疏通全身经络,使气血运行顺畅,不致阻塞而造成气积聚在身体某一些部位,促使血压升高。

为什么高血压的患病率越来越多?中医:教你二招平稳血压

此外,也可练习静、慢、细、长的腹式呼吸,将意念集中在腹部,也就是中医所谓气沉丹田,把气引到下半身,以此慢慢调降血压,陈萍和主任说。维持血压正常,或治疗高血压问题,严格的遵照医嘱服药、饮食、活动、正常作息多方面着手,才能得到最好成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高血压   阳陵泉   拇趾   血压   中医   穴位   气血   下半身   半身   头部   成效   平稳   症状   部位   人数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