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脸红“酒量好”?大错特错,喝酒脸红者患癌症风险更高

酒已经成为国人交际的媒介,逢年过节或者应酬的时候总离不开它的身影。

在酒桌上,为了调节气氛,难免出现敬酒和劝酒的情况。不过有一种人千万不要劝酒,那就是喝酒脸红的人。

喝酒脸红“酒量好”?大错特错,喝酒脸红者患癌症风险更高

很多人认为,喝酒脸红代表“酒量好”,其实不然。喝酒容易脸红的人,患癌症的风险会更高!这是怎么回事呢?

肝脏怎么解酒?

想知道为什么有些人喝酒容易脸红,首先我们要了解肝脏解酒的过程。

酒,学名乙醇,当它进入人体之后,迅速被胃肠道吸收入血,绝大多数在肝脏进行代谢,仅仅2-10%由肾脏、肺排出。

酒精在肝脏中的代谢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其一,乙醇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之下转变为乙醛,乙醛是对肝脏和全身毒性很大的物质。

其二,乙醛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变为无毒的乙酸。

乙醛脱氢酶有3个,分别为1、2、3,但起主要作用的是乙醛脱氢酶2,解酒也主要依靠这个酶。

其三,乙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喝酒为什么会脸红?

了解了上述乙醇分解的过程,就可以解释喝酒脸红的现象了。

喝酒脸红,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乙醛脱氢酶-2无法快速分解乙醛,导致乙醛聚集于肝脏和血液之中,导致毛细血管扩张。

喝酒脸红“酒量好”?大错特错,喝酒脸红者患癌症风险更高

乙醛脱氢酶2存在基因缺陷更会加剧喝酒脸红的现象。

数据表明,大约1/3的中国人拥有不能生成具有活性的乙醛脱氢酶2的缺陷基因,也就是说他们分解乙醛脱氢酶2的能力极差!

所以说,“喝酒脸红”并不能说明酒量好,而是说这个人可能存在乙醛脱氢酶2基因缺陷,并不适合喝酒。

喝酒脸红:和多种癌症相关

其实,对于容易喝酒脸红的人,乙醛脱氢酶2基因缺陷的情况还导致了患癌症风险的增加。

肝癌

2002年《中国肿瘤》一项研究表明:携带有乙醛脱氢酶2变异基因型的饮酒人,容易出现喝酒脸红的情况。

在这些人中,每月饮酒总量>3克者,发生肝癌风险为≤3克者的7.2倍,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但假如不饮酒,则差异不明显。

食道癌

2018年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立明教授在《国际癌症杂志》上发表了51万人群队列的研究进展。

根据饮酒率较高的男性人群随访近10年的数据,乙醛脱氢酶2活性低的人群,如果饮酒过量,其食道癌的风险明显增加。

与没有饮酒习惯的人相比,基因缺陷者每天摄入30-59克酒精,发生食道癌风险增加4.53倍,而没有基因缺陷者仅仅增加1.96倍。

胃癌

今年,日本东京大学研究人员在《科学》子刊上发表论文称:

亚洲人常见的乙醛脱氢酶2突变者会导致喝酒脸红的现象,并导致酒精代谢物乙醛的大量积累。

进一步研究发现,即使仅仅喝少量的酒,患上胃癌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0酒量,对人们的总体健康每天影响量小。

喝酒脸红“酒量好”?大错特错,喝酒脸红者患癌症风险更高

事实上,除了癌症,对于乙醛脱氢酶2突变基因携带者来说,饮酒发生糖尿病、冠心病、中风、阿尔兹海默病的风险也大大增加。

总而言之,鉴于东方民族普遍存在的乙醛脱氢酶2基因缺陷的情况,饮酒导致各种疾病的风险会明显增加,喝酒脸红者需要格外注意。


更多癌症、健康相关知识请继续关注【医者李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酒量   癌症   乙醛   风险   食道癌   乙酸   大错特错   胃癌   乙醇   肝脏   分解   基因   酒精   缺陷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