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高达60%!预防胃癌,5种情况必须杀菌治疗

毫无疑问,我国称为胃癌大国一点不过分,其发病率位居全球之首。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公布的《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的报告,中国胃癌的发病和死亡例数占据全球将近一半。

作为导致胃癌的重要诱因之一——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由于其可以通过口口传播,并且感染非常普遍(我国的感染率达到了60%左右)。因此,关于幽门螺旋杆菌的知识就显得非常重要。

我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高达60%!预防胃癌,5种情况必须杀菌治疗

胃炎与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与人类的关系,最早可以溯源到5300年前。

1991年,一个铜器时代的人类木乃伊在冰川中被偶然发现,这个木乃伊的胃里竟然出现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证据!

应该说,人类认识幽门螺杆菌的历史是曲折而漫长的。在早期,人们始终认为在胃液的强酸环境下,细菌是无法生存的,及胃内应该是无菌环境。

但在1875年,一位德国解剖学家意外发现:胃粘膜有螺旋样细菌的存在。在这之后的100年里,多位科学家也发现了这种螺旋样的细菌,但这些发现都与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擦肩而过。

1982年,两位澳大利亚科学家终于在实验室里成功分离、培养出了胃幽门螺旋杆菌,并首次提出胃炎与胃幽门螺旋杆菌的因果关系。这种研究与主流思维大相径庭,受到了医学界的质疑。

为了证明自己的理论,其中一位科学家不惜用自身进行实验,亲自喝下了一杯含大量幽门螺旋杆菌的培养液。几天后,他出现了急性胃炎的症状。

随着越来越多的临床实验,这两位澳大利亚科学家的发现终于得到主流医学承认,并于2005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我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高达60%!预防胃癌,5种情况必须杀菌治疗


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

关于幽门螺旋杆菌,人们往往在幼年时期就受到感染。

临床资料发现,5岁以下感染者达到50%。这种感染会引起慢性胃炎,并进而导致胃溃疡和胃萎缩,严重者会发展为胃癌。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寄生于幽门螺杆菌引起的。

对于胃癌与胃幽门螺旋杆菌的关系,幽门螺杆菌已于1994年被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人类胃癌第I类(肯定的)致癌原。

应该说,胃癌的发生是一个长期、慢性、多阶段的过程。

多项大规模人群干预及随访的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的去除可以有效降低胃癌发病率30-40%,并且能够促进胃黏膜病变的逆转。

退一步说,即使对那些已经罹患胃癌或胃腺瘤的患者,根除胃幽门螺杆菌依然可以降低50%的异时性胃癌发生率(发病间隔超过6个月的第二原发胃癌)。

不过必须指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生胃癌。

临床研究显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导致胃癌的机率仅仅为万分之五。换句话说,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者发生胃癌的风险加大,但真正发生胃癌者毕竟是少数。

我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高达60%!预防胃癌,5种情况必须杀菌治疗


需要杀菌治疗的情况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所有的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者都需要做彻底的清理吗?

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必须看到,幽门螺旋杆菌的杀菌过程可能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在再次感染之后反而更加难以杀灭。

此外,彻底杀灭螺旋杆菌可能增加哮喘、胃食道反流、过敏性鼻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杀还是不杀,必须统筹考虑。

但是,假如出现如下5种情况,杀菌治疗是必要的:

其一,存在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的出现导致胃癌的风险大大增加,此类患者需要杀菌治疗;

其二,有慢性淋巴瘤。慢性淋巴瘤出现时,绝对有必要进行抗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研究发现,此种治疗不仅除菌,而且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其三,早期胃癌手术后。存在胃癌病史者,其再次癌变的可能性较一般人高。假如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癌变风险会进一步加大;

其四,胃食道反流患者。此类患者由于长期服用药物,导致胃部环境改变,感染后加重胃肠病变;

其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会加大胃损伤,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会加大胃癌风险。

我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高达60%!预防胃癌,5种情况必须杀菌治疗


怎样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当然,避免胃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非常重要,也非常简单。它的传播途径非常简单,那就是吃!

不干净的餐具、没煮熟的牛排、生鱼片等,甚至是接吻,都有可能被感染者所传染。

小朋友通常是被一同居住的长辈传染的。共用餐具水杯、口对口喂饭等等行为,都是幽门螺旋杆菌侵入最有利的手段。

就在前几日,美国一些研究者发现,苍蝇的腿和翅膀下,也会藏匿幽门螺杆菌。被苍蝇“宠幸”过的食物,都有可能感染。

所以说,对于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食品卫生非常重要。强调公筷,也是预防幽门螺旋杆菌的重要环节。


更多癌症、健康相关知识请继续关注【医者李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幽门   胃癌   杆菌   螺旋   淋巴瘤   胃炎   螺杆   细菌   癌症   科学家   患者   人类   风险   发生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