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牙,不仅仅是细菌

聊到龋齿,很多人都认为与细菌感染关系密切。口腔中的细菌粘附在牙齿的表面→牙菌斑形成→牙菌斑上的细菌分解残留在牙齿上的食物产生乳酸→牙釉质腐蚀→蛀牙形成。但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在我们全力对付口腔细菌的时候是否想到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今天就聊聊这个话题。


先看看考古学家告诉我们的故事:在农业文明之前的远古时代,应该说卫生条件与我们现代人的今天是天壤之别,他们不可能使用牙刷、牙膏,也没有牙科医生为他们保驾护航,但一个事实却不容回避:人类曾经几乎没有蛀牙


那时,人类口腔没有导致蛀牙的细菌吗?答案同样是否定的!在古人类的牙齿的化石之中,人类考古学家已经发现了导致蛀牙的细菌的DNA,但牙齿却没有受到这些细菌的侵蚀。那么导致蛀牙的原因何在?这不能不提到一个重要的事实:农业文明的出现,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热量来源的饮食使得蛀牙发生率逐渐上升!

蛀牙,不仅仅是细菌

头条号医者李枫

还是看看如下发现:在旧石器和中石器时期,人类处于狩猎采集阶段,人类蛀牙非常少见。新石器之后,蛀牙缓慢上升,到了农业文明开始之后,人类广泛种植各种谷物之后蛀牙率猛增75%,到了工业革命时代的19世纪,随着糖和面粉磨坊的出现,蛀牙的发生率更是迅猛地发展,直到现代达到鼎盛的状态。


实际上,仅仅存在致龋细菌是不会导致龋齿的发生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不能回避,那就是碳水化合物,这些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类精致碳水、蔗糖、各种游离糖等,致龋细菌以这些碳水化合物为底物进行发酵,产生酸性物质,最终使得牙齿脱钙从而导致龋齿的发生。


必须指出,高淀粉食物造成的龋齿风险最大,甚至超过传统意义的糖。请看如下研究:


其一,牙齿的粘附性。1991年美国科学家对21种含糖或者淀粉食物进行比较发现,淀粉含量高的食物在牙齿上停留更长的时间,这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含糖食物如糖果、巧克力和葡萄干等;


其二,酸性物质接触时间的长短。1996年美国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发现,牙齿在既接触到糖又接触到淀粉后牙菌斑的PH值降低到5以下的时间更长,PH值达到5是牙釉质是否收到侵蚀的分水岭;


其三,澳大利亚的一项对12-13岁青少年的为期2年的观察性研究发现,高糖低淀粉,中糖中淀粉,低糖高淀粉中,低糖高淀粉导致龋齿的风险最大


一句话,在导致龋齿的饮食中,淀粉的危害性至少不比传统意义的糖小。


还必须指出,导致龋齿的另一个因素也与平时食物的营养状况关系密切。20世纪著名牙科医生韦斯顿曾经花了大约10年时间环游世界,研究远离现代文明的土著部落,这包括因纽特人、太平洋岛民、澳大利亚原住民、新西兰毛利人、南美印第安人等,这些远离现代文明的部落由于没有现代加工食品,普遍身体健康、牙齿排列整齐,并且没有蛀牙。


为什么这些原始部落的人群有如此好的牙齿?韦斯顿医生的研究发现,这些土著人的饮食中脂溶性维生素和其它矿物质的含量非常高,比美国居民的摄入高4倍,此外,他还发现了一种当时未知脂溶性营养物质,当时他称为活化剂X,这种物质存在于鱼肝、贝类、动物内脏和春秋季节食草牛的乳脂中。现在已经证实,这种活化剂就是维生素K2。


但不幸的是,在这些土著人接触现代文明之后,仅仅经过一代人食用面粉和糖以及各种加工食品,他们的口腔中牙齿变得排列拥挤,同时也出现了蛀牙。


现代的研究已经表明,维生素D、维生素K2和维生素A对于牙齿的健康非常重要!要理解这一点就必须认识牙本质。牙齿有三层结构,牙釉质(最外)、牙本质(中间)和牙髓。牙本质一方面可以在细菌通过牙釉质时启动免疫系统进行防御,另一方面用来修复受损的牙釉质和牙本质,在这方面维生素D、维生素K2和维生素A之间的协同作用对于激活特定蛋白质,帮助牙本质发挥免疫和修复作用不可或缺。


最后,还有一点需要强调,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老年痴呆、糖尿病都有很强的关联性,它是人体有机整体的一个部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医者李枫。也欢迎关注我的西瓜视频。希望交流者可以加入李医生桥本讨论圈子进行交流(不限桥本)

蛀牙,不仅仅是细菌

头条号医者李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蛀牙   细菌   碳水化合物   活化剂   釉质   医者   龋齿   美国   淀粉   维生素   牙齿   口腔   本质   食物   人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