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看不见的“魔鬼”!可能是肠道菌群在作怪

“我的腿没有了,你们都不要管我了!”


这位刚生产三个月的宝妈经常哭着,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


后来病情严重,发展到不言语,卧床不起,甚至大小便也不知道去厕所,很少进食,甚至拒食......


相信很多产妇生产后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情感变得脆弱、易哭、心烦意乱、担忧


其实,这些都是产后抑郁症的表现。


产后抑郁,看不见的“魔鬼”!可能是肠道菌群在作怪


目前我国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7%,也就是每出生100个新生儿,就有17位妈妈患上产后抑郁症......


“我们”生了场没人知道的病


刘璇在《新生日记2》中曾讲述了自己曾患产后抑郁的经历。


“不想跟任何人说话,任何人说的话跟我都是相反的。”“没有人关心我,没有人理我。”想要逃避现实,感觉与别人隔着一道墙,无法与家人朋友正常沟通,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这听起来是一种极度孤立无援的状态。


即便是像刘璇这样,乐观、有着坚强心态的运动员,在激烈变化的身体激素和心理变化面前也显得有些无助,她在微博里写道:“纠纠一哭我就很烦躁,想逃避,甚至都有想把纠纠送人的想法”。


产后抑郁,看不见的“魔鬼”!可能是肠道菌群在作怪


很糟糕是吗?但有很多产妇都面临着这样的状况。调查研究发现,10%-15%的女性会产生产后抑郁症,50%-80%的女性会出现产后抑郁的情绪


袁咏仪曾在节目里讲过,产后抑郁的时候,只是看到妈妈去买菜回来,她就哭了,甚至她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哭。张嘉倪也曾说过,在怀孕生产的那段时间,随时都处于不开心的状态,老公有事出门一趟,她就觉得老公就是不想待在家里,不想陪她。


很多人会说,女性在怀孕以后就变得矫情。但心情不好、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有罪恶感和虚无感,失眠或者睡眠过度,思维力减退,精神恍惚……这些问题可不是矫情那么简单。


就如同李艾在《新生日记》里说的,即使是亲密无间的两个人,都没有绝对的感同身受。


患了产后抑郁的新生妈妈们,是生了一场几乎没有人能理解的病。


产后抑郁,看不见的“魔鬼”!可能是肠道菌群在作怪


“我”为何会得产后抑郁症?


喜悦、满足、疲惫、忧虑、失落,这是女性在怀孕时常见的心理变化过程,其中还包含着矛盾、害怕、担心、抱怨等等负面情绪。然而这只是孕妇需要承受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应对角色转换的压力和焦虑。


当你的子宫里开始孕育一个小小的生命,当你想到从他呱呱坠地开始的一切,所有的恐惧和不安就自然而然地来了。


“如果孩子大哭不止我要怎么办?”

“我该如何与孩子相处?沟通不来怎么办?”

“我要怎么做一个让孩子喜欢的妈妈?”


最糟糕的不是你要承受这些痛苦,而是大部分时候你要独自承受这些痛苦。


电视剧或网络上夫妻双方满怀期待,甜蜜地等待新生命降临的状态只是少数,在生活的琐碎和巨大压力面前,矛盾逐渐尖锐,男女差异愈发凸显,很多孕妇会更加压抑和孤独。


所以,生了宝宝后的妈妈,心情很难控制,经常会怀疑、猜忌,因为一点小事就能争吵、痛哭,再严重一点的话就会演变成抑郁症。


难道产后抑郁症=老公不关心?不全是的,产后抑郁症主要有3个原因!


① 生产后的女性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从而影响到垂体前叶、肾上腺、甲状腺与内分泌的变化,致使大脑的功能紊乱,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下降。


产后抑郁,看不见的“魔鬼”!可能是肠道菌群在作怪


② 在生育过程中,产妇难免出现紧张、恐惧,产后妇女社会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


③ 为人母、要面临新生儿的哭闹、照顾孩子的繁杂,往往产生不适应、不知所措,很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


除此之外,还可能和肠道菌群有关。


目前,有关肠-脑轴的研究层出不穷。你可能会问,肠和大脑还有关系?


是的,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中枢神经系统存在密切关系


比如,某些肠道菌群和它们的代谢物与神经症状相关。


微生物-肠-脑轴和抑郁症的病理生理学


抑郁症的肠道菌群假说认为,微生物-肠-脑轴功能障碍是重度抑郁症病理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肠道健康可以自下而上的影响大脑功能,而大脑功能又可以自上而下的影响肠道健康,肠道与大脑之间的这种双向关系,表明重度抑郁症是一种以大脑和外周功能紊乱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1、HPA轴


肠道菌群是应激反应及其相关后果的调节因子。应激可以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功能和代谢活动。


尽管微生物生态系统非常具有弹性,在短暂的改变后可以迅速恢复到稳定平衡状态,但是持续的压力可能会破坏它们的相对稳定性,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进入到一个新的平衡。


急性压力下的皮质醇释放是对压力源存在的一种自然的生物反应,而慢性压力是一种以HPA轴功能失调为特征的不适应过程。急性应激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有限,而慢性应激可能导致肠道菌群临床意义上的失衡



最后,也有研究表明压力可以直接塑造肠道菌群的组成。有证据表明,母亲孕期的压力可以改变阴道菌群组成,然后对后代的菌群产生影响。


产后抑郁,看不见的“魔鬼”!可能是肠道菌群在作怪


2、神经递质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细菌会分泌一些神经活性化合物,具有影响睡眠、食欲、情绪和认知的特性。


这些神经活性化合物既可局部作用于肠道神经系统,也可通过血脑屏障或迷走神经直接作用于大脑。此外,越来越多的证据似乎表明,这些神经递质可以调节突触活动。



3、短链脂肪酸


短链脂肪酸是肠道菌群通过厌氧发酵膳食纤维和抗性淀粉等不可消化的多糖所产生的主要代谢产物。


短链脂肪酸发挥着许多重要功能:



产后抑郁,看不见的“魔鬼”!可能是肠道菌群在作怪


4、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一种重要的神经营养物质,对与情绪和认知功能相关的神经元的生存和维持至关重要。


证据表明,大脑边缘系统中BDNF水平的改变在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中起关键作用。



5、迷走神经


肠道神经系统由2-6亿个神经元组成,因此,肠道也被称为“第二大脑”。这些神经元主要由迷走神经控制,因此迷走神经是大脑和肠道之间的主要连接



6、脂多糖


脂多糖(LPS)是一种促炎症的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的组成部分。


LPS可以引发与焦虑、抑郁、认知缺陷和内脏疼痛有关的炎症反应。



产后抑郁,看不见的“魔鬼”!可能是肠道菌群在作怪


7、微量营养素


肠道菌群会产生水溶性维生素,也会影响微量营养素的肠道吸收。


因此,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导致微量营养素的缺乏,进而导致抑郁



8、抗生素


一项大规模的人群研究发现,反复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会增加抑郁和焦虑的风险


一般来说,抗生素的使用会降低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增加对病原体感染和定植的易感性。不同的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不尽相同。



因此,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可以引起肠道菌群组成的紊乱,并可能持续数月至数年。


产后抑郁,看不见的“魔鬼”!可能是肠道菌群在作怪


摄入益生菌的益处


益生菌的潜在作用机制包括:


1、调节免疫功能


某些益生菌菌株可以增加吞噬作用或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并且直接与树突状细胞相互作用,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某些益生菌还具有提高抗体分泌的能力,从而提高对抗病原体的防御能力和增强疫苗反应


益生菌菌株可以增加抗炎细胞因子的水平,比如肿瘤坏死因子,具有减轻结肠癌和结肠炎的作用。细胞表面结构,比如某些益生菌的菌毛、荚膜和表面结构,是这些活性的机械驱动因素。


2、产生有机酸


乳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的益生菌物种可以代谢碳水化合物产生乳酸和乙酸等主要终产物。这些有机酸可以降低肠道pH值,阻止病原体的生长


乳杆菌和双歧杆菌不产生丁酸,但是可以通过与其它共生微生物互惠共生,比如Faecalibacterium菌属细菌,增加肠道中丁酸和其它短链脂肪酸的水平,可能影响生理学的许多方面,包括心脏代谢表型。丁酸的增加可以改善人体的胰岛素响应,而另一种产物丙酸的异常则会提高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产后抑郁,看不见的“魔鬼”!可能是肠道菌群在作怪


3、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


外部摄入的益生菌菌株可以通过竞争营养、拮抗、互养等方式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维持肠道菌群的稳定性。


许多益生菌菌株对其它微生物有拮抗作用,这是由于糖分解代谢产生有机酸,或者通过产生抗菌素。这些抗菌化合物可以抑制人体许多部位的病原体,包括肠道和泌尿生殖道。


双歧杆菌产生的乙酸可以互养肠道菌群的许多其它成员。某些益生菌菌株结合三联疗法可以提高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同时减少用于治疗的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4、益生菌与宿主相互作用


益生菌菌株与宿主组织的相互作用是由细胞表面大分子所调节的,包括蛋白质(表层相关蛋白、粘蛋白结合蛋白、菌毛和LPxTG结合蛋白)和非蛋白组分(脂磷壁酸、肽聚糖、胞外多糖)。这些结构可以影响与肠道和阴道细胞、粘蛋白和免疫或树突状细胞的结合,增加转运时间,改善屏障完整性。


产后抑郁,看不见的“魔鬼”!可能是肠道菌群在作怪


5、改善屏障功能


某些益生菌的菌株可以增加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以提高屏障功能的完整性。比如有研究发现,某些益生菌菌株可以对抗干扰素γ对紧密连接蛋白的破坏。


益生菌菌株改善屏障功能的另一种方式是通过上调黏液分泌基因的表达,从而减少病原体与上皮细胞的结合。减轻炎症也是改善屏障功能的一个因素


6、产生具有系统性效应的小分子


某些益生菌菌株产生的小分子对宿主及其菌群具有不同的作用。比如,益生菌可以产生催产素、γ-氨基丁酸、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乙酰胆碱等神经生化物质,影响大脑功能。


产后抑郁,看不见的“魔鬼”!可能是肠道菌群在作怪


7、产生酶类


益生菌可以产生某些细菌酶,比如某些益生菌菌株产生的β-半乳糖苷酶可以改善人体的乳糖消化,胆盐水解酶可以改善人体的血脂谱。


8、定植抵抗


定植抵抗是益生菌的另一种作用机制,就是说已经在特定部位定植的正常菌群可以抑制其它细菌的再定植。


益生菌可以与致病菌竞争营养和定植部位来抑制致病性细菌的定殖。定植抵抗通常可能是许多不同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产后抑郁,看不见的“魔鬼”!可能是肠道菌群在作怪


益生菌还可能通过其它机制发挥作用,多种机制共同推动益生菌对宿主健康的好处。


有证据表明,每天摄入益生菌补充剂对改善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情绪、焦虑和认知有积极作用。益生菌对焦虑症状的影响可能最为显著,而焦虑症状通常与抑郁症并存。


一项系统性综述提供强有力的证据表明:

益生菌治疗可通过增加5-羟色胺的可用性和/或降低炎症标志物水平来改善重度抑郁症相关症状。益生菌作为一种新的抑郁症治疗方法的潜力可能会对那些寻求抗抑郁治疗的人产生重大影响,减少与典型抗抑郁治疗相关的羞耻感、潜伏期和副作用。


产后抑郁,看不见的“魔鬼”!可能是肠道菌群在作怪


如果你有想要预防和缓解孕期焦虑、便秘、糖尿病等问题的需求,可以选择补充益生菌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羟色胺   肠道   产后   迷走神经   丁酸   菌株   脂肪酸   杆菌   炎症   屏障   焦虑   抑郁   大脑   魔鬼   神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