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科学技术研究的历史回顾

20世纪50-60年代,我国的马铃薯科研工作重点主要围绕新品种选育与推广进行.针对第一个五年计划增产粮食的迫切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提出,“农业机关和科学研究机关,应该认真地研究和培植薯类的优良品种,研究薯类的防治腐烂、改良储藏和加工的方法”.20世纪50年代初,针对品种单一、晚疫病抗性差、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马铃薯主产区先后开展了国内外的品种收集、整理和评定,共筛选评定出39个优良品种,相继在不同产区推广应用的有“多子白”、“小叶子”、“Epoka”(又名“波友1号”,译名“疫不加”)、“Everest”(又名“波兰2号”,译名“疫畏它”)、“Mira”(又名“德友1号”,译名“米拉”)和 Anemone(译名“白头翁”)等.表现优良的品种还有四川高抗晚疫病的“巫峡”、“丰收”,耐旱力强的“火玛”、品质优良的“乌洋芋”,吉林抗瓢虫的“延边红”,广东省抗高温和退化的“兰花”,江苏省抗退化的“上海红”,以及适应性广的“男爵”等.这些品种的推广应用,有效降低了马铃薯晚疫病的危害,提高了产量,有力地支撑了我国1960年代全国范围内的首次品种更新.

从1970年代末开始,我国马铃薯科研工作在停滞一个阶段后逐步恢复,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保障粮食安全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针对品种退化严重和产量低而不稳,马铃薯育种和良种繁育成为国家“六五”至“八五”期间马铃薯科技攻关的重点.1982年9月,原国家科委和农牧渔业部在北京香山举行了马铃薯育种和良种繁育技术重点课题攻关论证会,组织全国相关单位进行科技攻关.1983年由朱明凯、杨鸿祖、李景华、程天庆、以凡、滕宗璠等任专家组成员,组成“全国马铃薯抗病、优质、高产新品种选育攻关课题组”,承担国家1983-1985年的 “六五”科技攻关项目,育成并推广“克新1号”、“虎头”、“东农303”等新品种9个及一批优良品系.在种质资源整理、鉴定、筛选研究方面,于1983年完成了全国马铃薯品种资源的整理与编目工作,同时建成一批良种繁育基地.1986-1990年“七五”计划期间,马铃薯科技攻关的内容进一步拓展,形成了“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及良种良法配套技术”、“马铃薯实生种子及杂种优势研究”和“马铃薯亲本筛选与创新、品种(系)的抗病性鉴定及品质分析”3个专题,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马铃薯研究所、东北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北恩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等15家机构分别承担.«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马铃薯各专题通过国家验收»报道,通过杂交育种及辐射诱变技术,选育出适于加工和食用与加工兼用品种4个,适于鲜薯出口的品种2个,早熟和适于二季作栽培的品种7个,中晚熟食用品种6个,育种技术和品种专用性得到改进和提升.“七五”期间还因地制宜建立了脱毒种薯的良种繁育体系并使其不断完善,采用蛭石或草炭为基质工厂化生产脱毒微型薯,首次将微型薯用于马铃薯脱毒种薯繁殖,提高了种薯质量和繁殖速度.总结出马铃薯间作套作种植技术,缩短了作物的共生期,提高了复种指数,增加了产量,提高了效益.杂交实生籽作为种用材料,以种子繁殖杂交实生薯作为种薯,对脱毒种薯生产受限地区减少退化具有应用价值.我国“七五”期间通过对近缘栽培种的群体改良和与普通栽培种配合力的测定,选育出杂种优势强、性状分离程度小的杂交组合14个,配制杂交籽23kg,推广杂种实生薯面积8933hm2,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马铃薯杂交种子应用于生产的国家.随着脱毒种薯繁育技术的成熟、生产成本降低和种薯生产体系的规范,加上马铃薯栽培种自交衰退严重,杂交后代遗传分离问题不能克服,其后杂交实生籽在繁种上的利用逐步由脱毒种薯取代.针对马铃薯育种资源匮乏问题,“七五”期间专题开展了以近缘栽培种群体改良和特殊基因型材料筛选为重点的资源创新研究,筛选出22份新型栽培种材料、6份孤雌生殖诱导材料、26份2n配子材料,促进了马铃薯种间杂交育种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马铃薯   晚疫病   杂种   译名   良种   新品种   又名   产量   品种   我国   材料   农业   国家   技术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