颏下皮样囊肿的患者,会有无痛肿块,症状无意识,多采用手术治疗

导语:颌下皮样囊肿是一种先天性肿瘤,由外胚叶组织遗留于皮下软组织形成,病因未明,多发生于青少年,以局部圆球状肿物为主,一般无意识症状。一般采取手术治疗,完全切除囊肿。

颏下皮样囊肿的患者,会有无痛肿块,症状无意识,多采用手术治疗

一、这种症状的患者,需要认真的发现自己的症状和病因,有助于身体恢复

(一)疾病病因

颌下皮样囊肿是一种先天性疾病,系由胚胎期外胚叶组织遗留于皮下软组织发育而成,其具体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二)症状综述

颌下皮样囊肿常见于颈中线,多位于下颌骨和舌骨之间,以无痛性肿块为主,呈圆球状,直径约1~4 cm,通常单发,表面光滑,一般无粘连,但位置较深者,其底部常粘附深部组织。有时候肿瘤变大了,可能会进入口腔。

(三)疾病并发症

如果肿物较大,长期受压可引起下颌骨凹陷等病变,如果受压气管,也可引起病人呼吸困难。

颏下皮样囊肿的患者,会有无痛肿块,症状无意识,多采用手术治疗

二、患病的人,需要进行及时的检查,能够避免自己的病情加重

(一)预期检查

如果发现不明肿块,要及时就医。医师会先进行体检,对机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可能会推荐穿刺检查,组织病理检查,B超等等,以帮助明确诊断。

(二)身体检查

1、视诊

重点观察囊肿的大小、颜色、数目、发病部位等,并注意病人的一般状况,注意有无皮损、溃疡等异常表现。

2、触诊

多检查囊肿的形状、结构、活动度,以及是否有触痛等。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及鉴别。皮样囊肿呈囊状,触诊有面团样感觉,按压可导致囊肿出现较长时间的压迫性凹陷。

(三)影像学检查

也可以根据情况进行B超检查,可以显示肿块的大小,边界情况,同时也可以进行甲状腺检查,了解是否有甲状腺异常,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有一定意义。

颏下皮样囊肿的患者,会有无痛肿块,症状无意识,多采用手术治疗

(四)病理检查

有的时候,医生会将部分病变组织送到病理科检查,可以判断肿块的性质,明确其病理变化,对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皮样囊肿包膜较厚,其结构与皮肤相似,囊壁由多种皮肤组织构成,外壁为结缔组织,内壁为鳞状上皮,内壁为毛囊、皮脂腺、汗腺等组织。皮脂、上皮碎屑、角化物和少量液体混合而成。

(五)其他检查

大夫也经常做穿刺检查,皮样囊的穿刺可以是奶酪状或豆腐渣状的物质,有时也能找到毛发。

(六)分析原理

依据颈正中无痛性肿块的临床表现,再结合体格检查、B超、病理及穿刺检查,一般不难确诊。确诊时还需要与畸胎瘤、甲状舌管囊肿、颌下淋巴结肿大等病灶鉴别。

颏下皮样囊肿的患者,会有无痛肿块,症状无意识,多采用手术治疗

(七)区别诊断

1、畸胎瘤

原生性细胞来源于胚胎性腺,是最常见的生殖细胞肿瘤。多数由多胚层组织组成,偶见单胚层,多为良性。良好的生殖腺和身体的中线位置,最多见于卵巢,睾丸,尾部,纵行,腹膜后等部位。超声, X线, CT, MRI及病理检查等有助于鉴别。

2、甲状舌管囊肿

本病为先天性病变,亦位于颈中线,但多位于舌骨下方,触诊时感觉起伏,穿刺有粘液样液体,此囊肿可随吞咽或伸舌运动移动,有助于鉴别。

3、颌下淋巴结增大:此疾病常可在颈部触及肿大的淋巴结,有时易与颏下皮样囊肿混淆。以病理学检查可帮助鉴别。

4、舌下腺囊肿

舌下腺囊肿较大,可侵犯口底颚下或颌下,使该区域出现肿块样表现,易与颚下皮样囊肿混淆。舌下腺囊肿触诊呈波动,穿刺呈淡黄色粘液样液样。与其他病理检查相结合有助于鉴别。

颏下皮样囊肿的患者,会有无痛肿块,症状无意识,多采用手术治疗

三、做好及时的护理工作,能够更好的让身体恢复,这一点很重要

(一)精神护理

1、心理特征

颌下皮样囊肿位于颈部,肿块增大时会对病人的外貌产生一定的影响,极有可能影响病人的自信心,甚至导致自卑心理。

2、护理要点

病人要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医护人员要主动了解病情,能提高病人治愈的信心。家人也可以多关注病人的病情,鼓励病人积极治疗。

(二)术后护理

1、局部创伤的护理

注意伤口是否有渗血、渗液,是否有红肿、发热、疼痛等表现,如有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2、抗生素的使用

手术后病人应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注意观察伤口是否出现感染症状,一旦发现立即通知医生。

颏下皮样囊肿的患者,会有无痛肿块,症状无意识,多采用手术治疗

3、疼痛护理

手术后病人可能会感到疼痛,应及时告知医生,并遵医嘱使用正确的止痛药进行止痛治疗,不要私自服用。

(三)生活管理

1、保持皮肤的干净和干燥,勤洗澡,沐浴时不要用力擦洗,以免伤害皮肤。勤剪指甲,勿抓患病部位,以免继发感染的皮肤损伤。

2、创造一个舒适、安静、放松的居住环境,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睡眠。

3、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免疫力。选择领口较宽或领口较低的衣服,以免挤压成肿块。

(四)饮食禁忌

戒掉烟酒,少喝咖啡、可乐等刺激性饮料。少吃辣的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少吃油腻、油炸食品,如肥肉,炸鸡,烧烤等。

颏下皮样囊肿的患者,会有无痛肿块,症状无意识,多采用手术治疗

(五)膳食调理

1、膳食对本病的发生发展无特殊影响,病人可均衡膳食,保证营养摄入量。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2、外科病人首先要禁食,然后慢慢地从流质饮食过渡到半流质饮食,直到肠道功能完全恢复,然后才能恢复普食。

结语:病人要注意保护受损部位的皮肤,避免碰撞等伤害,注意皮肤清洁。与此同时,要积极配合医嘱治疗。一般情况下,该病不会恶变,但若囊肿不断扩大,则可压迫周围组织,导致相关病变,如下颌凹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肿块   囊肿   舌下腺   胚层   症状   触诊   医嘱   可能会   中线   病理   病人   患者   皮肤   身体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