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看待口腔黏膜病

西医上所说的口腔黏膜病在中医看来属于口疮的范畴;口腔溃疡就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之一。《黄帝内经》早就有“口疮”、 “口糜”病名的记载。究其原因, 一是属于热盛肌腐之证;二是由于火气发乎内,上炎为口腔糜烂, 或是由于膀胱热邪闭郁, 上发成口糜。

中医如何看待口腔黏膜病

患者刘先生,男,46岁,主诉口腔黏膜粗糙、不适半年余。该患者平时体型偏胖,平时饮酒应酬较多,工作繁忙,压力较大。半年前自我感觉口腔黏膜粗糙、不适,随即发现双侧口腔黏膜网状白斑,面积逐渐增大,左侧较重,在某医院口腔科和口腔医院多次诊治,明确诊断为口腔粘膜扁平苔藓,医生告知病人西医对此病无特效疗法,需求中医诊治。该患者故精神压力较大,急迫求治。刻下口腔黏膜粗糙、不适,疼痛、瘙痒不显著,每进辛辣刺激食物即感烧灼感。会阴部溃烂、瘙痒,全身疲乏,脘腹痞闷,便溏尿黄。

经检查,该患者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属于口疮—脾虚湿热型。方用:甘草泻心汤加味,药物:生甘草 黄连 黄芩 干姜 半夏 生晒参 黄芪 土茯苓 苦参 生薏米 白癣皮 当归 丹参 桔梗,7剂。

一周后二诊:服上方7剂后,右侧口腔颊部黏膜网状白斑变薄,左侧口腔颊部黏膜白斑较前有所分散,全身症状明显减轻,会阴部溃烂、瘙痒消失,脘腹痞闷、便溏尿黄减轻,但仍感口腔黏膜粗糙、不适,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药已对症,守上方自行继续服用。

上方连续服用两个月后,口腔黏膜网状白斑缩小、变薄,较就诊前已好大半,右侧基本痊愈,体态变瘦,全身症状明显好转,无脘腹痞闷,大便正常,小便色青,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滑。

中医学认为,口疮病的病因病机贯穿于脏腑、气血、阴阳、虚实各个方面,但不外虚实两端。虚者多因素体阴虚,或久病伤阴,或思虑过度耗伤阴血,阴虚火旺,虚火上炎而发口疮;或脾气虚损,水湿不运,或湿邪困脾,脾失健运,脾阳不升,浊阴不降,化生湿热,而见口疮。实者多因邪毒内蕴,心经受热,或思虑过度,情志化火,火邪上攻,而致口疮;或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辛辣炙煿之品,以致胃肠蕴热、热盛化火,熏蒸于口,而致口疮;或情志不遂,气机不畅,气滞血瘀,邪毒蕴结于口而发口疮。

经方甘草泻心汤益气健脾、清热利湿、升清降浊,作为本病治疗的主方;土茯苓、苦参、生薏米、白癣皮渗利水湿,清热祛风;黄芪补脾益气,当归、丹参养血活血,桔梗一则载药上行以达病所,二则与甘草同用成桔梗汤,具有清热、解毒、止痛的功效。诸药合用,补脾益气、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使气血生化有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黏膜   白癣   泻心汤   口腔   土茯苓   苦参   薏米   口疮   桔梗   甘草   网状   白斑   不适   粗糙   患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