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遭遇“培训贷”,多人中招?

求职遭遇“培训贷”,多人中招?

近日,有媒体发布“没上班就背债,退出还要高额赔偿”等消息,引发社会的关注。随着大学毕业生求职旺季来临,很多地方和高校提醒求职者须警惕“培训贷”陷阱。面对套路多多的“培训贷”乱象,有关方面除了应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多进校园开展金融法律知识培训,增强大学生的防范意识,还应形成监管合力,齐抓共管,对各类职场乱象坚决予以打击。

求职遭遇“培训贷”,多人中招?

其实,未入职先被贷、没上班先背债。主要是一些用人单位和从事“培训贷”的公司合谋,以利用求职者想尽快就业的心理,从而编造出“月薪6000元还另有提成,一天只用工作3小时,公司还包住宿,结业之后即具备高级舞蹈教练资格。”以此手段为诱饵,让诸多求职者陷入“培训贷”,不仅是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而且会因此留下心理阴影。

事实上,据一位求职者表示,在与一家舞蹈培训机构求职时,经过面试后签了培训协议并办理了相关手续,回家翻看手机记录时发现,竟然发现自己通过两个网贷平台贷款27800元,加上利息还款金额超过3万元,此时感觉到或许受骗了,随即向劳动监察和公安部门报案。经调解,小覃与这家机构签署了调解协议,由于此前所签署的培训协议上有违约条款,导致覃某无奈需支付40%的违约金。但从相关数据梳理发现,近年来在全国多地都有曝出过,大学生求职者陷入“培训贷”陷阱。

求职遭遇“培训贷”,多人中招?

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相关部门对“培训贷”等“套路贷”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这些“培训贷”公司也越来越善于伪装,让求职者防不胜防。上述这些诈骗行为显然是有明显的捆绑式收费,有的是暗藏的“以借贷抵收费”,有的是在求职协议中规定格式化不平等条款,这些做法事实上都侵犯了求职者的合法权益。即使求职者事后想维权,也往往因高昂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望而却步,选择忍气吞声,这也使得欺诈者更加有恃无恐、肆意妄为。

总的来说,为何会导致“培训贷”暗流涌动,它既扰乱了正常的就业秩序,又给社会增添了不稳定因素。这跟国家所出台的减免社保费、给予职业介绍补贴,取消不合理相关收费,扩大金融支持范围和额度等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但“培训贷”之类的不合法行为却显然是背道而驰,这难道不值得去深思吗?如何能让求职者安心求职、放心入职,这就显得需要相关的方面对其加以整改,既要对所出台的支持就业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还要对所造成的损害就业环境、侵害求职者合法权益的行为“零容忍”。

责任编辑:佳佳(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肆意妄为   套路   求职者   人中   政策措施   陷阱   力度   舞蹈   条款   成本   协议   发现   心理   大学生   金融   体育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