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即将落地,保本理财整改如何?净值化的理财产品敢买吗?

随着2021年年底的临近,资管新规过渡期也即将结束。那么长达两年的时间,各家银行的存量不合规理财产品出清情况又是如何呢?是否已经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资管新规即将落地,保本理财整改如何?净值化的理财产品敢买吗?

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来看,银行业存量保本理财的整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理财业务规范化转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银行业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25.80万亿元,同比增长5.37%,其中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0.39万亿元,占了80%的比例。而保本型产品存续余额已经压降到了0.15万亿元,同比减少90.68%。由此可见,银行业为了理财产品合规,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的。

那么,银行在消化这些存量违规的银行理财产品,都采取了哪些方法呢?

资管新规即将落地,保本理财整改如何?净值化的理财产品敢买吗?

根据监管部门的指引,银行往往采取发现新产品,来承接老产品的办法来消化一部分,同时采取市场化转让、合同变更、回表等多种方式来处置存量资产。监管允许类信贷资产在符合信贷条件的情况下回表,已违约的类信贷资产回表后,可通过核销、批量转让等方式进行处置。

当然,表面上看,银行业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也不排除有一些银行新发行的理财产品不是真正的净值化,但是却披着净值化的外衣。

就在上个月,监管部门对上海浦发银行开出罚单,其中第六项违规案由赫然写着“净值型理财产品估值方法使用不准确”。这是银保监会首次以此案由向金融机构亮剑,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的临近,透露出了监管部门已经对银行业的理财产品整改结果开始了重点检查工作。

资管新规即将落地,保本理财整改如何?净值化的理财产品敢买吗?

这家被罚的银行理财产品估值方法哪里不对呢?银行理财产品的估值方法一般就两种,一种是成本法,一种是市值法。

成本法是银行滚动发行定期开放式理财产品过去常用的一种估值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将理财产品中持有到期收益分摊到每一天进行返息,看起来收益比较平稳固定。也称之为摊余成本计量。

而市值法顾名思义,对市场反应灵敏,价值随着理财产品所投资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而波动。比如一些权益类理财产品,所投资的权益类资产价格每天都在变化,那么对应的理财产品的净值每天也应该随着变化。这也是资管新规对理财产品净值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资管新规即将落地,保本理财整改如何?净值化的理财产品敢买吗?

近几天,相关媒体报道,监管部门召集6大国有银行开会,对这些银行及其理财公司的理财产品做出指导,提出了两项要求:

一是到2021年末,不得再存续或新发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定期开放式理财产品。二是除严格按照现行监管规定使用摊余成本计量外,理财产品从2021年9月1日之后新增的直接和间接投资的资产,均应优先使用市值法进行公允价值计量,暂不允许对除未上市企业股权外的资产采用成本法估值。

事实上,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已是必然,刚性兑付被有效遏制,资管业务已逐步回归本源。估值方法的转变会加大未来理财产品净值的波动性。同时对于定期开放式理财产品的销售会带来一定的压力。

那么,净值化管理的银行理财产品和以前相比,安全性是不是降低了呢?

资管新规即将落地,保本理财整改如何?净值化的理财产品敢买吗?

对此,很多投资者都有一个误区,认为打破刚性兑付就是银行在甩锅,把风险转嫁给了投资者,本来可以闭着眼睛买的银行理财现在也不敢买了。

其实,打破刚性兑付后的银行理财产品比以前更加安全了,而且由于净值化管理,投资者可以获得更高的超额收益。

我们来看一个数据,银登中心上半年理财报告显示,截至6月底,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高达6137.73万个,比年初增长了47.45%,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37.71%。而且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保持稳定,2021上半年理财产品累计为客户创造了4137.51亿元收益。

数据已经说明了人们不但没有因为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变少,而且大幅增加了,收益也比以前高了。支撑这一切的其实就是银行理财产品更加专业化的运营和管理,以前是银行内部一个部门在做理财产品,不是很专业。

现在有条件的银行都成立了理财子公司,即便没有成立理财子公司的银行,也设立了专门的理财团队。让更加专业的人做更加专业的事,理财产品本身的风险比以前少了很多。

而且理财产品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完善。长期限的理财产品比例在上升,6月份,全市场新发封闭式产品加权平均期限281天,同比增长39.99%,使得理财产品期限和其投资的产品期限不再错配,从而提高了理财产品的安全性。同时开放式理财产品规模占比也在不断上升,上半年,开放式产品募集金额占比93.90%,募集资金同比增长10.09%。权益类理财产品的比例也有所提升。

资管新规即将落地,保本理财整改如何?净值化的理财产品敢买吗?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净值化管理后的银行理财产品,更加强调风险适应性。每一款理财产品有划分了严格的风险等级,分别对应不同风险偏好的群体。投资者不能跨风险等级进行投资,投资要量力而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净值   理财产品   存量   刚性   银行业   开放式   上半年   期限   投资者   收益   资产   风险   银行   方法   体育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